课件编号17074075

7.4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课件(共22张PPT)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

日期:2024-06-14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5次 大小:1026616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2张,地理,八年级,教版,PPT,长江三角洲
  • cover
(课件网) 7.4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 第七章 认识区域:联系与差异 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及资料说出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地理位置优势。 2.根据长江三角洲区域交通图,分析出长江三角洲区域内外联系的优势条件,感悟长江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3.阅读课本、分析实例,理解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 优越的地理位置 结合课本P56及阅读相关内容,完成学习任务一1、2(重点内容课本圈画,限时3分钟) 优越的地理位置 A C 杭州湾 D E 32°N 30°N B 上海 南京 杭州 长 江 珠三角 珠三角 京津唐 长三角 优越的地理位置 内河 沟通西部地区 沿海 联结南北地区 远洋 加强对外交流 江海交汇之地 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锦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鱼米之乡 丝绸之乡 读图说出长江地区的自然特征 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土壤肥沃 水源:河网纵横,河湖众多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农耕条件优越、农业历史悠久,农业生产水平高 业 农 发 展 自然条件 气候: 地形: 土壤: 水源: 社会经济条件 交通: 生产力水平: 劳动力: 市场: 读课本P57完成以下内容,分析长三角区域内外联系的优势条件。(重点内容课本圈画) 黄海 东海 江海交汇之地 长三角区域内外联系的优势条件 河网稠密、临江濒海 多航空港 铁路纵横 公路密布 京沪线 沪昆线 铁路运输 同城效应 “轨道上的长三角” 经济实力强盛,内外联系便利 内联外达 位置 交通 内外联系 的优势条件 密集的立体交通运输网络 江海交汇之处 人文政策 工商业发达,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 生 活 用 水 航运 建筑依河而建的优势? 农 业 灌 溉 渔业产 品 渔业资源 水乡古镇 塑造平原,土壤肥沃 便利的航运 丰富的水能 充足的水源 水产养殖 旅游 河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观察中国局部夜晚灯光图,请找出最亮且最大的区域。 数据链接 长江三角洲地区以不到4%的国土面积,创造出中国1/4的经济总量(相当于印度),1/3的进出口总额,在全国各大经济圈中排名第一。 中国企业500强中,长三角地区共有133家企业上榜,占全国500强总数的26.6%。 阅读课本P59-62,完成学习任务三(重点内容在课本圈画)限时三分钟 上 海 北翼 南翼 内 陆 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模型” 长江三角洲区域在交通、工业、商贸、旅游、科技、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协作不断加强,逐步形成了资源共享、功能互补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苏东南 浙北 长江流域 举例说明上海为核心对区域经济发展带动作用,连连看! 上海 信息交流 上海是中国乃至世界的信息中心,能为长江三角洲区域提供各种通信信息服务。 技术协作 上海科技科技力量雄厚,能推动整个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智力支持 上海是国际区域性贸易中心,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城市可以以上海为桥梁,积极开展对外贸易。 资金流通 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人才资源充足 商贸流通 交通运输 以上海为轴心的长江三角洲区域形成了密集立体交通运输网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企业可以通过上海金融市场筹集发展资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