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074439

纲要上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课件(22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4次 大小:1649209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纲要,9课,两宋,政治,军事,课件
  • cover
(课件网) 王安石 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思考:这首诗表达了王安石怎样的情感? 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 ?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认识这一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等方面的新变化。 品 味 易安 相思 之 愁 960年,后周禁军统帅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陈桥兵变 黄袍加身 “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 五代十国时期中原王朝更替简表 一、时代定位———北宋的建立 品 味 易安 相思 之 愁 二十七岁,调知鄞县,治鄞四年,秩满归。明年,通判舒州。嘉祐元年,年三十六,为群牧判官。明年,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又明年,使还报命,上书仁宗言事。四年,提点江东刑狱。五年,召入为三司度支判官。四年,正月,英宗崩,神宗立。三月起公知江宁府……熙宁二年二月,以公参知政事。四年,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梁启超《旷古完人:王安石》 1051年 舒州通判 单击此处输入文本 单击此处输入文本 单击此处输入文本 单击此处输入文本 1058年 提点江东刑狱 1057年 常州知州 1059年 三司度支判官 1071年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单击此处输入文本 1069年 参知政事 单击此处输入文本 从王安石的人生轨迹看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思考:王安石任职过哪些官职?这些职官在宋代是怎么产生的? 品 味 易安 相思 之 愁 思考:北宋对地方权力的分配有何积极作用? 分化事权,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北宋地方权力分配示意图 主管军事、兼管民政 主管财政 主管司法 主管常平仓救济、农田水利等 四监司———从不同方面对各州进行监控和节制 制衡 以京、朝官权知,三年一替。 ———《宋史·职官志》 单击此处输入文本 单击此处输入文本 单击此处输入文本 1057年常州知州 1051年 舒州通判 1058年 提点江东刑狱 二、官场沉浮———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 品 味 易安 相思 之 愁 思考:宋初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材料一:厢兵者,诸州之镇兵也。太祖鉴唐末方镇跋扈,诏选州兵壮勇者悉部送京师,以备禁卫,余留本城,本城虽或戍更,然罕教阅,类多给役而已。 ———马端临《文献通考》 材料二:太祖召诸镇节度,会于京师,赐第留之,而分命朝廷文臣出守列郡,号[知州军事]。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三 :各州又置转运使,处理各地方财政,除诸州度支经费外,悉输京,毋占留。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6 ①收军政权 改造禁军,定期更换驻地 ②收行政权 文官任知州,架空节度使 ③收财政权 设诸路转运司,收地方财赋 二、官场沉浮———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 (一)措施 品 味 易安 相思 之 愁 二十七岁,调知鄞县,治鄞四年,秩满归。明年,通判舒州。嘉祐元年,年三十六,为群牧判官。明年,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又明年,使还报命,上书仁宗言事。四年,提点江东刑狱。五年,召入为三司度支判官。四年,正月,英宗崩,神宗立。三月起公知江宁府……熙宁二年二月,以公参知政事。四年,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梁启超《旷古完人:王安石》 1051年 舒州通判 单击此处输入文本 单击此处输入文本 单击此处输入文本 单击此处输入文本 1058年 提点江东刑狱 1057年 常州知州 1059年 三司度支判官 1071年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单击此处输入文本 1069年 参知政事 单击此处输入文本 二、官场沉浮———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 品 味 易安 相思 之 愁 财政 皇 帝 吏部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中书门下(政事堂) 同平章事 (宰相) 参知政事 (执政) 行政 枢密使 (执政) 枢密副使(执政) 军政 三司 枢密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