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074508

纲要上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课件(25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1次 大小:7290787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纲要,12课,宋夏,金元,文化,课件
  • cover
(课件网)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影响你一生的书? 元明清时期有没有类似的一本书呢? 朱熹耗费大半生精力为“四书”所做的注释。内容酌取前人相关注释,加以己意,从理学角度多所发挥。元朝以后成为科举首要参考书,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壹 贰 叁 肆 程朱理学 新儒学体系的建构 文学艺术 科学技术 民族文字 新文学体裁的兴盛 科技领域的新成就 多元文化的新交融 认识辽宋夏金元在思想、文学艺术、科技文字等领域的文化成就,尤其是理学的形成。 儒学复兴 壹 一、儒学复兴 1. 原因 儒学经典产生于先秦,到汉代已难以读懂,学者对文字进行解释,称为“注”。汉代的注释到唐代又难以理解了,于是出现了对注释的解释疏通,称为“疏”。学者热衷于细枝末节的繁琐笺注,对现实的政治实践与个人精神生活不能提供有效的指导,与社会生活严重脱节,陷入危机之中。 十族之乡,百家之闾,必有浮图(佛教)为其粉黛。 ———(唐)舒元舆 天下各州郡都有道教紫极宫,道教宫观达到了史无前例的1687座。 ———《太平广记》 思考1:据教材和所学知识,说明儒学为何需要复兴?儒学何以能够复兴? 内因:儒学的僵化 外因:佛教、道教的冲击 社会原因:政局动荡、商品经济冲击传统道德秩序 唐有天下……三纲不正……君不君,臣不臣,故藩镇不宾,权臣跋扈,陵夷有五代之乱。 ———(宋)程颐 内因:儒学的僵化 外因:佛教、道教的冲击 社会原因:政局动荡、商品经济冲击传统道德秩序 1. 原因 必要性 可能性 两宋崇文抑武 三教融合、互相借鉴 二程及朱熹等的努力 世界的本原是什么? (1)宇宙观: 认为“理”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根本原则,也称“天理”。 材料一:问:天道如何?曰:只是理。理便是天道也。且如说“皇天震怒”,终不是有人在上震怒,只是理如此。 ———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22上《伊川杂录》 材料二: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此理。有理而后有气,虽是一时都有,毕竟以理为主,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宇宙之间,一理而已。 ———《朱子语类》 材料三:物物皆有理。如火之所以热,水之所以寒,至于君臣、父子间皆是理。 ———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 2. 主张 根据“理”,人类社会如何运行? (2)人生观:“三纲五常”;“存天理,灭人欲”。 材料四: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70《读大纪》 材料五: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遏人欲而存天理。 ———[宋]黎靖德《朱子语类》 “去人欲,存天理”,即通过克服过度欲望实现对“天理”的体现 “理”就是“三纲五常”,是指儒家的道德伦理和等级秩序。 思考2:如何看待存天理,灭人欲? 遵守儒家道德伦理,克制自己的私欲 如何理解理学所说的“人欲”? 思考点 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 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 ———朱熹 “人欲”并非指人的所有欲望,主要指违反了社会规范和伦理道德的欲望。 如何看待“存天理,灭人欲” 思考点 一方面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性,有利于提高人的修养; 另一方面存在禁锢人的自然欲望、扼杀人性的可能,极易成为统治者控制人民的精神工具。 根据“理”,我们如何认识世界? 格 物 致 知 深刻探究、穷尽 万物的本原 推致、穷尽 对于天理的真知 (3)方法论:“格物致知”。 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理”,达到普遍天理的认识。 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朱子语类》 须是今日格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