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076386

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0次 大小:17880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江西省,历史,解析,原卷版,试题,考试
  • cover
永修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 历史试卷 总分值: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 “孔雀飞去,回忆悠长,玉龙雪山,闪耀着银光,秀色丽江,人在路上。”被誉为“彩云之南”的云南不仅有着优美的风景,怡人的气候,更有悠久的历史,这里曾生活着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A. 元谋人 B. 山顶洞人 C. 北京人 D. 河姆渡人 2. 黄河中游地区的仰韶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曾不断地向周围地区施加影响,在距今5300年前后,其影响范围已南达长江中游,北抵河套地区,东到黄河下游,西至黄河上游地区。这表明( ) A. 以中原为中心的文化圈出现 B. 中国早期文明出现多个中心 C. 早期文明在交流中相互发展 D. 仰韶文化不同于河姆渡文化 3. 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的只有3次。同时鲁国却朝齐11次,朝晋20次。这说明( ) A. 鲁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 B. 鲁国国君很傲慢 C. 诸侯间来往密切 D. 周王室地位衰落 4. 西周时期,“天”成为周王解释其政权合法性的最高依据。春秋时期,诸侯、卿大夫开始频繁地使用“天”来颂美祖先的荣耀,解释国运的盛衰。这一变化反映出春秋时期 A. 政治权力下移的趋势 B. 敬天法祖观念的浓厚 C. 传统社会秩序的崩溃 D. 治国理政思想的转变 5. 战国时期发生了“三家分晋”,“田氏代齐”等重大历史事件,这些事件主要反映现象是(  ) A. 周天子依然保持着天下共主的地位 B. 周朝传统政治秩序被破坏 C. 当时的诸侯国都有着争霸的意图 D. 许多诸侯国被纷纷灭国 6. 秦始皇事后对于焚书事件曾说:“吾前收天下书,不中用者尽去之。”其“焚书” A. 保存了传统的文化典籍 B. 致使先秦诸子理论消失 C. 是实行文化专制的表现 D. 摧毁了所有的历史书籍 7. 云梦睡虎地秦墓竹简中《法律答问》石我国法律解释史学上开山之作。其中一条律文解释如下:私自移动田界(“盗徙封”),要判处“耐”刑(剃去鬓发,表示犯罪)。从该解释中可以判定:( ) A. 秦律以法家的性恶论为思想基础 B. 秦律保护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 C. 秦朝的统治色彩是奉行严刑峻法 D. 《法律答问》的解释具有阶级性 8. 汉初的大臣将相绝大多数“起自布衣”,称之为“布衣将相”,“布衣”原指穿麻布衣服的人,后来成为一般平民的代称。而东汉末期,河北袁绍,四世三公,门多故吏。这一变化说明汉朝 A. 中央集权制度不断的巩固 B. 社会阶层流动趋弱 C. 王国问题发展为军阀割据 D. 士族制度业已形成 9. 汉初施行“约法省禁”,废秦时连坐法、残损肢体的肉刑等。昭宣年间推动“平理刑狱”,废除了武帝时期许多酷法,并设置了廷尉平一官,专助廷尉决疑案、平冤狱,把治狱好坏作为考核官吏的重要内容。以上做法反映了 A. 儒家学说成为主流思想 B. 西汉重视官吏的考核和管理 C. 历史反思推动政策调整 D. 西汉君主历来重视法制改革 10. 某班学生准备排练舞台剧,某一同学最喜欢扮演某一角色。理由是:他是三国之中立国西南,统治面积最小,在历史上又多被奉为正统的国君。这一角色是(   ) A. 刘备 B. 孙权 C. 曹操 D. 曹丕 11. 三国时期,造成鼎立局面持续的决定性因素是 A. 吴蜀联合对抗曹魏 B. 封建经济的分散性 C. 司马氏夺权影响魏国统一 D. 三国经济发展形成相对均势 12. 下表是江南荆、扬、两广地区在东汉和东吴时期设置郡、县的情况。该表反映出 A. 基层治理措施的逐渐细化 B. 江南地理空间拓展 C. 江南地区得到进一步开发 D. 地方行政制度革新 13. 贞观初年,唐太宗著《金镜》。文中指出:“乱,未尝不任不肖;治,未尝不任忠贤。任忠贤,则享天下之福;用不肖,则受天下之祸。”这说明唐太宗 A. 虚怀纳谏 B. 崇文抑武 C. 善于用人 D. 崇尚儒学 14. 有人说,唐代的宰相实行委员制。三省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