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081035

【大单元教学】微生物主题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教案4真菌--人教版生物八上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五章

日期:2024-06-24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2次 大小:55294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单元,第五,第四章,生物,人教,真菌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生物八上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人教版) 单元教学主题 微生物专题 学科 生物 年级 八年级 单元 第五单元 授课人 Xxx 单元内容 本单元教学内容:微生物的分类;(2)病毒的结构、营养方式、生殖;(3)细菌的结构、营养方式、生殖;(4)真菌的结构、营养方式、生殖;(5)微生物之间的区别和联系;(6)微生物和人类、自然界的关系;(7)观察和培养微生物。本单元内容的逻辑结构:本单元采取“总———分———总”的结构,先总体介绍微生物有哪些(总),然后详细对微生物中的病毒、细菌、真菌进行讲解(分),最后汇总讲解微生物和人类、自然界的关系以及如何培养和观察微生物(总)。本单元内容可开发的教学活动与资源:课本教材。根据不同班级学生的基础和接受情况合理利用课本教材。微生物的结构模型。利用模型可以更直观地展示微生物的结构。网络资源。网络中关于微生物的图片、科普视频、漫画科普、纪录片等资源丰富,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合理选择。实际案例———新冠、流感等。利用新冠肺炎、流感等实际案例加强学生的理解和感受,同时让学生将知识与生活结合起来。本单元教学重点:病毒的结构、营养方式、生殖;细菌的结构、营养方式、生殖;(3)真菌的结构、营养方式、生殖;(4)微生物和人类的关系,有些微生物会使人患病,有些微生物在食品生产、医药工业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本单元教学难点:(1)微生物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容易出现混淆;(2)病毒的有益性,学生可能会因为日常生活经验留下思维定式。 2022新课标要求 本单元内容属于2022年新课标“生物的多样性”中的一个章节。(1)2022年新课标整体要求:通过本主题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生物种类丰富,不同的生物在形态和结构上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差别,进而认识到生物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同时,本主题的学习还有助于学生形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和行为习惯,增强社会责任感。(2)2022年新课标内容要求:2.3 微生物一般是指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生物,主要包括病毒、细菌和真菌2.3.1 病毒无细胞结构,需要在活细胞内完成增殖2.3.2 细菌是单细胞生物,无成形的细胞核2.3.3 真菌是单细胞或多细胞生物,有成形的细胞核2.3.4 有些微生物会使人患病,有些微生物在食品生产、医药工业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3)2022年新课标学业要求:①对于给定的一组生物,尝试根据一定的特征对其进行分类。②分析不同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③主动宣传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护生物多样性。 单元学情 (1)大多数学生对于微生物是一种半空白的状态,日常生活中常听到细菌、病毒,但无法想象微生物的具体结构,并很难将其和生活联系起来,因此在教学中要加入“微生物的分类”这一小节内容,将常见的微生物进行图像展示,并重点讲解“微生物和人类的关系”。(2)部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微生物有一定的了解,但依旧难以区分病毒、细菌、真菌这三大类生物,在之后的学习中也可能会存在混淆,因此需要加强辨析“微生物之间的区别和联系”,通过讲解“观察和培养微生物”,让学生将对微生物的想象化为实体,将知识与实际相结合。 单元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描述各类微生物的主要特征;能说出微生物和人类之间的关系,明白微生物有益有害的两面性。(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不同微生物的分类、辨析,加强学生的分类汇总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微生物的两面性,了解事物的两面性,改变学生的思维定式;通过对微生物多样性的学习,学生能深刻理解生物多样性;通过对微生物和疾病的了解,让学生对自然产生敬畏。 核心素养 生命观念:通过对微生物的学习,打破学生对于微生物“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