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084320

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大一统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复习课件(13张PPT)

日期:2024-06-04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2次 大小:377725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6
复习,2024届,PPT,13张,课件,巩固
  • cover
(课件网) 第一单元第3讲 大一统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把秦汉时期作为完整的历史时期来看,是因为它有一些共同的特点,而且是在整个秦汉时期逐渐形成和完善的。秦汉时期突出的特点是“统一”,所以常常用第一个统一王朝、统一大国等来形容。 ———曹大为等主编《中国大通史》 第一单元第3讲秦汉考情(2020年用新课标): 时间 全国卷 地方卷 2018 【Ⅱ】25·汉代赋税制度 【Ⅲ】42·汉代儒学 2海南·汉承秦制;2 浙江11月·军郡国并行;3浙江4月·汉代手工业的发展;2江苏·汉代选官制度;37北京·从汉至元的政治演变、汉代儒学、丝绸之路; 2019 【Ⅰ】25·汉代中央集权 【Ⅱ】25·汉代儒学 【Ⅲ】25·汉代儒学 3上海·匈奴(秦汉少数民族);2江苏·郡国并行制;21海南东汉中后期选官制度;13北京·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27浙江4月·刺史;12天津·董仲舒新儒学; 2020 【Ⅱ】24·秦汉社会文化 【Ⅲ】25·东汉屯田制 2浙江7月·著名水利工程(空间布局);3浙江7月·秦汉政制的沿革;2山东·重农抑商 ;22上海·汉武盛世(史学理论) 2021 【甲】25·汉代监察制度 【乙】25·汉代社会经济 28浙江1月·秦的统一;26浙江6月·郡县制;2山东·王国职官设置;2湖南·汉初防外戚干政;2河北·中央政令的运行;2湖北·中央集权;20湖南·汉初地方制度改革 2广东·尚书台 17广东·汉代儒学 2重庆·文化交流;3浙江6月·古代丝织业的发展 2福建·民族融合 4浙江6月·汉代儒学; 2022 【乙】42·汉代儒学 2湖北·史料阅读 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28浙江1月·商鞅变法;4浙江1月·刺史; 2湖南·以农为本;3浙江1月·司南;6浙江6月·造纸术;2广东·地方治理; “大一统”国 家 秦朝建立 条件 过程 措施 意义 汉朝巩固 背景 措施 文化 意义 各自衰亡原因: ①客观:私有;秦岭;人心;②主观:商鞅、历代秦君(王); 一个策略(远交近攻)两个方向(北击匈奴南伐南越); ①确立中央集权制:皇帝制、三公九卿、郡县(乡里什伍)、“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上计制、文书制度等;②经济文化:统一车轨、度量衡、货币(半两)、文字;颁《秦律》,户籍分类登记;迁贵族;整风俗(鸠杖);③民族关系:典客典属国;修灵渠定越族;修长城拒匈奴;修驰道直道五尺道; ①促进大一统国家发展;②中央集权体制影响后世;③易出现暴政(秦暴政而亡); ①统治者吸取秦朝灭亡教训;②出现三大问题:经济问题、分裂问题、边疆问题; ①经济:文景薄赋俭刑(黄老思想);武帝改币制(五铢钱),盐铁官营、均输平准、财产税(算缗、告缗);开通丝路、重农抑商等;②政治思想:汉承秦制,有所损益:A、汉初承皇帝制,承三公制,承郡县制等,行郡国并行制,承上计制、编户、赋役等,行轻徭薄赋;B、武帝集权:中朝、推恩令、司隶校尉刺史;察举制(常科、特科)征辟制;酷吏;尊儒(春秋决狱);C、光武回归汉正轨:强中朝控外戚整吏;清田放奴重儒。③边疆:大鸿胪管理;屯田戍边;武帝设四郡通西域,后人设西域都护;武帝三击匈奴;89燕然勒功; ①疆域基本巩固,“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模式基本巩固;②重农抑商的基本政策巩固;③儒学主流意识形态基本巩固; 秦朝是暴政(田赋高,丁税重,徭役重)亡国;西汉是外戚篡权;东汉是外戚宦官专权及豪强地主拥兵自重造成; 大一统促进文化统一:文(汉赋)史(史记;汉书)科(中医、数学、农学、造纸等) 基础整合(融合选择性必修): 皇帝制度;中央官制;地方官制;选官制度;监察制度; 一个核心: 两对矛盾: 三大成因(补充): 四大特点: 发展的四大阶段: 四大创新: 五大组成: 另: 五大集权方式: 六大影响: 政治: 经济: 思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