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087447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3课《使至塞上》课件(共22张ppt)

日期:2024-06-1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5次 大小:115608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23-2024,使至塞上,ppt,22张,课件,学年
  • cover
(课件网) 王维 使至塞上 使至塞上 王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积累重要字词。流畅、有感情地诵读,感受诗词的音韵美。 过程与方法: 1.以读促悟,品味诗词凝练、含蓄的语言美。 2.抓画面感,体味诗中蕴含的丰富情感美。 3.评点、欣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所描绘的意境美。 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诗人写诗背景,感受诗人前后变化,培养学生乐观、豁达的人生观。 作者简介 王维(701-761),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唐朝著名诗人。曾任尚书右丞等官职,世称王右丞。著有《王右丞集》。王维是个多才多艺并有较高艺术修养的作家,他能诗能画,精通音乐。他的诗歌呈现丰富多彩的艺术特色,尤其是创作的山水田园诗对后世影响深远。宋朝苏轼曾赞道:“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边塞诗 唐代自开国以来,各方面的蕃夷部落不断侵入,唐政府不能不加强边防,以应付战事。有时也乘胜逐北,有扩张领土的意图。开元、天宝年间,有许多诗人参加了守边高级将帅的幕府,做他们的参军、记室。这些诗人把他们在边塞上的所见所闻写成诗歌,于是边塞风光和军中生活成为盛唐诗人的新题材。这一类诗,文学史上称为“边塞诗”。 读准字音 读出节奏 读出情感 一、读诗韵 开元二十五年(737)春天,河西节度副使崔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使凉州(今甘肃武威),察访军情。(实际是被排挤出朝廷)。《使至塞上》写的就是这次出使的情景。 背景介绍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诗歌朗诵 使至塞上 王维 jì yān 二、悟诗意 把握内容 理解诗意 体会语言美、情感美。    使 至 塞 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试译古诗 1.本诗中哪个词语暗示了作者奉命出使? 2.“单”、“孤”、“征蓬”等字词透露出作者当时怎样的心境? 3.诗人在颈联中为我们描绘了怎样的大漠景色? 4.整首诗诗人的情绪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合作探究 合作探讨 1.本诗中哪个词语暗示了作者奉命出使? 2.“单”、“孤”、“征蓬”等字词透露出作者当时怎样的心境? 二、悟诗意 孤寂、激愤、抑郁 问边 精彩赏析 颔联: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远飞的蓬草一样飘出“汉塞”,像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与首句的“单车”相呼应。万里行程只用了十个字轻轻带过。 想到自己被排挤出朝庭之外时———激愤抑郁 看到将士不畏艰苦守边卫国时———赞叹敬仰 苍茫辽阔、浩瀚无边 3.诗人在颈联中为我们描绘了怎样的大漠景色? 4.整首诗诗人的情绪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体会画面美,意境美 三、感诗境 诗中有画: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构图美 线条美 色彩美 烽烟 夕阳 大漠 长河———苍茫辽阔 直烟 曲河 圆日 ———层次丰富 黄沙 碧水 红日 青烟———鲜明浑厚 四、主题归纳 这首边塞诗叙述了作者出使边塞的艰苦行程,描绘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表达了作者的抑郁、孤寂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都护的赞叹与敬仰之情。 1.《使至塞上》以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的诗句是:    2.《使至塞上》以传神之笔勾画出一幅塞外雄浑景象的名句是:    五、拓展练习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六、作业布置 1.课后找找诗人王维的其它诗文,读一读。 2.完成《学法》上的相关练习。 谢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