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087944

专题04文言文阅读-2023一模分类汇编(北京地区)(含解析)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8次 大小:6300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专题,文言文,阅读,-2023,一模,分类
  • cover
专题04 文言文阅读-2023一模分类汇编(北京地区)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甲】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富贵不能淫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乙】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以上两篇均选自《孟子译注》)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 A.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与民由之 由此及彼 听天由命 B.为宫室之美 以顺为正者 勿以善小而不为 助人为乐 C.所识穷乏者得我 不得志 有失必有得 得天独厚 D.是亦不可以已乎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是可忍,孰不可忍 年年如是 2.下列对文中画线语句的翻译和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甲】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 翻译:不只是贤能的人用心才能做到舍生取义,每个人只要用心都能做到。 理解:这里的“是心”是指用心专一。孟子认为,只要用心专一,竭尽全力,人人都能做到舍生取义。 【乙】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翻译:(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 理解:这里的“广居”“正位”“大道”分别喻指“仁”“礼”“义”。孟子认为大丈夫首先要做到讲仁德、守礼法、做事合乎道义。 3.根据两篇选文及下面两则材料,补全后面语段中横线上的内容。 【材料一】 律①曰:“苏君②,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 (取材自《汉书 苏武传》) 【材料二】 丞相孛罗③等召见于枢密院,天祥入长揖。欲使跪,天祥曰:“南之揖,北之跪,予南人行南礼,可赘跪乎?”孛罗叱左右曳之地,或抑项,或扼其背,天祥不屈。 (取材自《宋史纪事本末》) 注:①[律]指卫律,人名。②[苏君]与下文的“武”同指苏武。③[孛罗]人名,元丞相。 从《富贵不能淫》中我们了解了孟子对于“大丈夫”的看法。根据孟子的观点,《鱼我所欲也》中的乞人是大丈夫,因为他宁可饿死也不食嗟来之食,做到了“ ”;苏武是大丈夫,因为他 ,做到了“ ”;文天祥是大丈夫,因为他 ,做到了“威武不能屈”。这些人是真正的大丈夫,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阅读《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