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099561

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单元总结提升(八) 学案(学生版+教师版)(表格式)

日期:2024-05-20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63次 大小:46156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单元,教师,学生,学案,第八,提升
  • cover
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单元总结提升(八) 一、抗日战争至解放战争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时期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931—1945年) 人民解放战争(1945—1949年) 政治 (1)中国人民同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逐渐成为主要矛盾,中国从局部抗战到全民族抗战。 (2)国共两党停止内战,进行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按“三三制”原则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3)日本对沦陷区人民实行残酷的殖民统治。 (4)国共两党分别在正面战场、敌后战场抗击日军,领导中国军民经历了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中国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1)主要矛盾是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 (2)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先后参加了重庆谈判、重庆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但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集团,不顾人民的和平要求,发动了反人民的内战。 (3)人民解放军经历了战略防御、战略进攻、战略决战三大阶段,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渡江战役推翻了国民党反动政权,中华民国时期结束 经济 (1)沦陷区成为日本的附庸经济,官僚资本急剧膨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受日本侵略者破坏和官僚资本排挤,日益萎缩。 (2)抗日根据地大生产运动 (1)美国扩大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国统区经济陷入崩溃,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走向破产。 (2)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和经济建设,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文化 (1)抗战时期,中国人民民族意识大大增强,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并成为党的指导思想。 (2)抗战时期,高校内迁,保存了重要科研力量。 (3)日本在沦陷区进行奴化教育 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继续发展。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二、国共两次合作的比较及影响因素 社会环境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中国处于北洋军阀统治之下,北洋军阀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最主要矛盾 第二次国共合作时,中国处于国民政府统治下,中日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合作阶级 第一次合作的阶级是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第二次合作的阶级包括亲英美派的大资产阶级、开明地主等一切赞成抗日的爱国力量 合作方式 第一次是党内合作,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有共同的政权和军队 第二次是党外合作,没有统一的组织形式,两党有各自的军队和政权 合作纲领 第一次以新三民主义为政治纲领 第二次合作只有合作宣言,没有政治纲领 革命任务 第一次合作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 第二次合作的任务是抗日,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合作结果 第一次合作因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而破裂,没有完成历史使命 第二次合作维持到了抗战胜利,并完成了历史使命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演变 时期 政策 作用 变化 依据 土地革命时期 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开展土地革命 农民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翻了身,农民积极参军参战,发展生产 由消灭封建剥削变为限制封建剥削,再到消灭封建剥削 社会主要矛盾和革命首要任务的变化 全面抗战时期 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有利于团结农民、地主一致抗日 解放战争时期 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解放区农民获得了土地,激发了农民革命性和生产积极性 四、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的红色精神 红色精神 内容 延安精神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抗战精神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