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10109

人教版选修4第四单元第2课圣雄甘地(共33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3次 大小:145820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人教,选修,第四,单元,2课,圣雄
  • cover
课件33张PPT。身穿土布 的甘地 青年甘地 缅怀圣雄甘地 人们向圣雄甘地纪念坛抛洒花瓣。 第四单元 亚洲觉醒的先驱 第2课 圣雄甘地将毕生精力都献给了印度民族独立事业, 受过西方现代教育, 在一些人看来,他是“民族之父”, 却多次支持英帝国主义的不义战争; 却诅咒西方现代文明; 而在另一些人看来,他无异于“群众性民族解放运动的叛徒”。甘地始终是一个谜———学思一:“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理解“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内涵:信奉仁爱、不杀生、素食、苦行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印度教的教义 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去由他打 ———圣经新约学思一:“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理解“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内涵:特点是非暴力和不合作: 坚持真理,和平、合法斗争; 在许多领域同英国政府不合作:如:政府就职、学校、法院、服役、选举以及采取罢工、抵制英货、抗税等非暴力手段与英殖民者进行斗争。2、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兴起的原因(1)一战后民族解放运动潮流的推动材料一:对于英国把印度拖入帝国主义战争(一战),印度民族主义力量绝大部分持支持态度,希望在英国困难时候给予帮助,以换取它允诺战后给予印度自治。……形势的演变把甘地进一步推向前进,……他得出结论说,英国当局行动如此“不谨慎、不道德、不正义”,再不配享有印度人民的好感…… ———林承节《印度史》 ① 依据材料一,指出一战期间甘地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态度及原因;但后来甘地的态度发生了什么根本性变化?合作。换取印度自治。从合作到不合作。阿姆利则惨案(英国殖民当局的暴行)材料二: 1919.4.13.发生于印度② 依据材料二,指出甘地态度变化的直接原因。 2、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兴起的原因(1)一战后民族解放运动潮流的推动(2) 英国对印政策出尔反尔的刺激请结合学案P3的材料一、二、三 继续分析原因。2、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兴起的原因(1)一战后民族解放运动潮流的推动(2) 英国对印政策出尔反尔的刺激(3)甘地洞悉国情,开创独立新路(4)甘地的个人阅历影响3、甘地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甘地如何有效动员印度全民参与第一次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材料一:正是由于机器使印度赤贫遍野。……由于曼彻斯特,印度的手工业差不多消亡了。但是……怎么能怪曼彻斯特呢?我们穿着曼彻斯特的衣服,所以曼彻斯特才生产它们。 ———甘地《印度自治》 ①请据材料一,甘地认为印度贫困的根源是什么?指出甘地对西方文明的态度,你对此有何看法?英国殖民者的机器工业取代印度传统的手工业。 利于抵制英国的经济侵略,发展本民族经济; 反对西方物质文明,违背时代潮流。 材料二: “手纺车象征着印度的民族意识,代表着每个人对整个国家的建设性工程所作出的贡献。”“土布是印度人民团结的象征,是印度经济自由和平等的象征。”———甘地 ②请依据材料二,甘地采取什么对策摆脱印度的困境?开展土布运动(或家庭纺织运动、手纺车运动)(2)聚焦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中的食盐进军(感悟非暴力的力量所在)视频: 不论西方原有所谓的道德优势,今天已经一切丧失了,印度自由了!因为它承受了一切苦难与折磨,既不屈服,也不退缩……(3)“非暴力不合作”斗争产生了怎样的效果? “大英帝国近百年的殖民统治在这小小的盐粒的攻击下岌岌可危。” ———《甘地图传》 请结合材料和所学分析。 “非暴力不合作”斗争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推动印度走向独立。 1948年1月30日,甘地在德里被印度教的狂热分子刺杀,时年79岁。 洒满花瓣的圣雄遗体在火化前一刻供人瞻仰 无数印度人失声痛哭, 他们把甘地视为这个新国家的国父,称他为“圣雄”(伟大的灵魂)! ———人民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