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109775

5.2 协调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 课件(30张)

日期:2024-05-18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9次 大小:2455514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协调,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课件,30张
  • cover
(课件网) 5.2协调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 (2019中图版必修2) e7d195523061f1c0d318120d6aeaf1b6ccceb6ba3da59c0775C5DE19DDDEBC09ED96DBD9900D9848D623ECAD1D4904B78047D0015C22C8BE97228BE8B5BFF08FE7A3AE04126DA07312A96C0F69F9BAB7BD80C4565564AEEC2C5C533DD9183AF9FD21A43FE32BD2EB8FA8A1BD73C843DBB217D569C6F92523D450AB0C0BFF8B5D83D20CE605574F48 运用资料,说明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及其缘由 1.结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分析人地关系的演变。(区域认知) 2.联系区域环境问题的产生根源,分析协调人地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综合思维) 3.结合我国国情,分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主要途径,学会在生活实践中提倡可持续消费,生产过程中发展循环经济。(地理实践力) 4.运用资料,解释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及其缘由。(人地协调观) 课 程 标 准 核心素养目标 教学目标 01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人地关系指的是人类社会和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人类探索的永恒主题。 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和探索大致经历了从原始文明到农业文明,再到工业文明,目前人类走向可持续发展。 人类社会 环境 环境 物质 能量 废弃物 反作用于 作用于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地关系思想也在不断变化。 原始文明 农业文明 工业文明 生态文明 古代人类对太阳的崇拜 人地关系思想: 极为低下 采集、狩猎为主 改造环境的能力微弱,基本无环境问题 崇拜、恐惧和依赖 生产力水平: 人类活动: 主要环境问题: 人类适应自然时期 原始文明 农业文明 工业文明 生态文明 人类利用、改造自然时期 人地关系思想: 有了较大的发展,农耕和灌溉技术发展 栽培植物、畜养动物 改造自然 生产力水平: 人类活动: 主要环境问题: 人地关系: 对抗性增强,局部生态破坏 地理环境决定论 人定胜天 天人相关论和因地制宜 人地关系思想科学萌芽 我国战国时的孟轲,在《孟子·公孙丑下》中提出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思想。天人相关论的核心思想,是荀况在其著作《天论》中提出来的。他写道:“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他主张,人类应“制天命而用之”。 我国古代先民很早就知道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的道理,即农作物的种植必须与当地的土壤、气候等条件相适宜。春秋初期的管仲在《管子·治国篇》中写道:“五谷不宜其地,国之贫也。”在《管子·立政篇》中写道:“辨于土而民可富。”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种谷·第三》中提出:“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这些论述都表达了人类积极顺应和合理利用自然环境的思想。 《我国古代朴素的人地关系思想》 阅读材料,中国古代先民对于人地关系思想的认识有哪些? 天人相关论 因地制宜 人定胜天 原始文明 农业文明 工业文明 生态文明 人地矛盾日益尖锐时期 大大提高,发展速度惊人 资源和环境开发利用的强度与广度都明显增大 人地矛盾迅速激化 生产力水平: 人类活动: 主要环境问题: 人地关系: 全面不协调,人地矛盾激化,局部地区环境污染演变为公害 人地关系思想: 征服自然 原始文明 农业文明 工业文明 生态文明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达到较高的水平,后工业化时代(20世纪60年代以来) 生产力水平: 主要环境问题: 人口激增,资源欠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破坏。 人地关系思想: 可持续发展思想得到公认,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相互协调。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含义: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特别关注各种经济活动的生态合理性,强调发展对资源、环境有利的生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