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113876

九上第1章 物质及其变化 专题4 混合物的推断 举一反三(含解析)

日期:2024-06-18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80次 大小:320377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混合物,解析,举一反三,推断,专题,变化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4 混合物的推断 考点一、物质的推断 (一)以物质的特征颜色为突破口 黑色的物质:氧化铜、碳、四氧化三铁、二氧化锰、铁粉 绿色的物质:碱式碳酸铜(铜绿) 红棕色(或棕红色)的物质:铁锈(或氧化铁) 蓝色的溶液:含有Cu2+的溶液(如:硫酸铜、氯化铜、硝酸铜溶液) 蓝色的物质:胆矾(蓝矾CuSO4·5H2O) 黄色的溶液:含有Fe3+的溶液(如:氯化铁硫酸铁硝酸铁) 浅绿色的溶液:含有Fe2+的溶液(如:氯化亚铁、硫酸亚铁、硝酸亚铁) 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蓝色沉淀:氢氧化铜 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 常见的白色沉淀:碳酸钙、碳酸钡、氢氧化镁、氢氧化铝、硫酸钡、氯化银 红色的单质:铜、红磷 黄色的单质:硫黄(S) (二)以物质的用途为突破口 氧气可作助燃剂 二氧化碳可用作灭火剂 二氧化碳、氢气、碳可作冶炼金属的还原剂 熟石灰能用来改良酸性土壤以及配制波尔多液 大理石、石灰石常作建筑材料 稀盐酸助消化除铁锈 氯化钠可用作调味品、融雪剂 (三)以物质特征组成为突破口(如:元素的特征) 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 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不一定含有氧元素 碱中一定含有氢、氧元素,不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相同元素组成的气体是CO2和CO、O2与O3 相同元素组成的液体是H2O2和H2O 相同元素组成的固体是FeO、Fe2O3和Fe3O4 (四)以典型反应条件为突破口 有些化学反应条件在题中带有明显的指向性,例如:“通电”条件就是指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 “高温”指碳酸钙高温分解或指铁矿石炼铁的反应等 “液体中反应,MnO2作催化剂”就是指双氧水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的反应 (五)以物质的典型性质为突破口 浓硫酸的吸水性、脱水性、溶于水放热 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温度升高以及它能吸水潮解 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 氢气是最轻的气体 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 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能使黑色CuO变红(或红色Fe2O3变黑)的气体是H2或CO,固体是C 铵盐与碱混合研磨产生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为NH3 硫黄燃烧产生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为SO2 (六)以化学反应的特殊现象为突破口 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而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白磷、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能溶于盐酸或稀HNO3的白色沉淀有CaCO3、BaCO3、Mg(OH)2、Al(OH)3 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有AgCl、BaSO4 典例1:(2023九上·杭州期末)氯化镁粉末中混有少量杂质,项目化学习小组同学为除去氯化镁粉末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钡、氯化钠和硫酸钾,根据将所需物质先转化为中间物质,再将中间物质转化为所需物质的方法,设计流程如下。 (1)写出滤渣A的物质名称   。 (2)滤液B中一定含有的阴离子是   。 (3)步骤③中乙溶液是   。 【答案】(1)硫酸钡(2)氯离子(3)稀盐酸 【解析】(1)根据氯化钡与硫酸钾反应生成的硫酸钡分析; (2)根据溶液中溶质成分确定阴离子种类分析; (3)根据氢氧化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分析。 【解答】(1)混合粉末加水后过滤得滤液B和滤渣A,则A为氯化钡与硫酸钾反应生成的硫酸钡; (2)滤液B中一定有氯化镁、氯化钾、氯化钠,一定含有的阴离子为氯离子; (3)滤渣D为氢氧化镁,通过步骤③转化为氯化镁,则乙溶液是稀盐酸。 变式1:(2022·浙江台州·九年级期末)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Na2CO3、Na2SO4、NaCl、Ba(OH)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探究其成分,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 (1)如果步骤Ⅱ中沉淀全部溶解,写出步骤Ⅰ中生成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如果步骤Ⅱ中沉淀部分溶解,则原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_____。 【答案】Ba(OH)2+Na2CO3=BaCO3↓+2NaOH Na2CO3、Na2SO4、Ba(OH)2 【解析】(1)碳酸钠和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