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115536

1.1 动量 课件(共24张PPT)高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日期:2024-06-16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3次 大小:1701804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物理,必修,选择性,2019,人教,学期
  • cover
(课件网) 第一章 动量守恒定律 第1节 动量 观看视频 导入新课 小球相同,摆线等长 交流讨论 导入新课 2、当拉起一个或者几个小球一定角度由静止释放时,另一侧被碰起的小球高度有什么特点?碰撞小球处于什么状态? 被碰弹起的高度与碰撞小球高度相等 3、猜想:碰撞小球向被碰小球传递什么? 速度?动能?…… 1、上述实验装置中的各个小球及摆线有什么特点? 碰撞小球静止 观看视频 一、寻求碰撞中的不变量 交流讨论 质量大的球被碰起,质量小的球反弹,且反弹高度比质量大的球高 一、寻求碰撞中的不变量 2、碰后两球的速度有什么特点?这种现象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质量小的球获得了比质量大的球更大一些的反弹速度 3、两球碰撞前后速度之和是否相等?是否交换了速度? 不相等 4、如何寻找并验证碰撞过程中什么量保持不变? 可以分别测出碰撞前后的速度大小、物体的质量大小 1、用质量小的球去碰撞质量大的球,碰后二者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 与质量有关 不是 实验验证并分析实验数据 实验装置如图,两辆小车都放在滑轨上,用一辆运动的小车碰撞一辆静止的小车,碰撞后两辆小车粘在一起运动。小车的速度用滑轨上的光电计时器测量。 一、寻求碰撞中的不变量 表中的数据是某次实验时采集的。其中,m1 是运动小车的质量,m2是静止小车的质量 ;v 是运动小车碰撞前的速度,v′是碰撞后两辆小车的共同速度。 一、寻求碰撞中的不变量 1、利用表格数据,我们可以验证哪些量在碰撞前后保持不变? 一、寻求碰撞中的不变量 v?mv?mv2?mv3…… 2、请根据猜想进行计算,找出不变量。 通过计算发现,mv在碰撞前后是不变的 关于动量概念的历史 动量是物理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它是在量度物体的运动的研究与实验中引入与形成的.早在十七世纪初,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首先引入了“动量”这个名词,伽利略的定义是指物体的重量与速度的乘积,这是用来描写物体遇到阻碍时所产生的效果的. 法国杰出的数学家和哲学家笛卡儿继承与发展了伽利略提出的动量概念.1644年,他在《哲学原理》一书中写道:“当一部分物质以两倍于另一部分物质的速度运动,而另一部分物质却大于这部分物质两倍时,我们应该认为这部分的物质具有相同的运动.” 二、动量 显然,笛卡儿是把物质的多少(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即mv)作为动量———物体“运动的量”来量度的.但由于那时“质量”的概念尚未建立,而且笛卡儿还未考虑到速度的方向性,因此动量的意义还未十分明确. 荷兰科学家惠更斯在研究物体碰撞问题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在研究中发现动量是个矢量,在计算动量时,考虑到了速度的方向性.这是对动量概念的一大发展,但是惠更斯与笛卡儿一样还没有明确的质量概念,并常常把重量概念与质量概念混用,因此这时的动量概念还是处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 二、动量 通过以上材料,交流讨论动量的定义建构过程以及对动量的相关理解。 二、动量 1687年,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在《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的巨著中,首次十分明确地定义了质量的概念,紧接着就定义了动量.他说:“运动的量是用它的速度和质量一起来量度的.”在这里,牛顿关于运动量度的思想是同笛卡儿、惠更斯等一致的,但因为建立了质量的概念和明确了速度的方向性,把动量作为一个矢量.因此,这是物理学的发展史上第一次真正建立了动量的概念. 牛顿还通过他所总结出的牛顿第二定律,揭示出了在物体的相互作用中,正是动量这个物理量反映着物体运动变化的客观效果. 1、定义:物理学中把质量和速度的乘积mv定义为物体的动量,用字母p表示,用公式表示为 p = mv。 梳理深化 二、动量 2、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动量的单位是千克·米每秒,符号是 k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