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119826

5.2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的护理(课件)-中职《妇产科护理》同步教学(北京出版社)(共31张PPT)

日期:2025-02-22 科目: 类型:课件 查看:27次 大小:158294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妇产科护理,31张,出版社,北京,教学,同步
  • cover
(课件网) 任务二 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的护理 素质目标 能力目标 知识目标 1.能对妊娠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及健康指导 2.能使用硫酸镁并观察及处理中毒反应 3.能协助医生抢救抽搐患者。 能说妊娠高血压疾病病因、治疗与效果、临 床表现及护理措施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沟通技巧;各角色之 间并能很好的相互合作。 教学目标 【病例导入】 某女,36岁,,G1P0孕32周。近几天来患者出现水肿、头痛、头昏、视物模糊等现象,既往无高血压病史。入院查体:BP 150/100mmHg 尿蛋白(+) 。 思考 提出问题 1.该患者发生什么?还会出现哪些表现 2.该如何治疗和护理?若发生抽搐和昏迷,应如何护理? 课前复习 1.正常血压是多少?高血压有什么表现? 2.血压形成的机理 妊娠高血压疾病———(妊高征) 指妊娠20周以后出现高血压、水肿、蛋白尿三大症候群,严重者可出现抽搐、昏迷、心肾功能衰竭,甚至发生母婴死亡。 该病严重影响母婴健康,是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它是导致我国孕产妇死亡的第二位原因。 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 目前病因尚未阐明。 (一)高危因素 【病因及高危因素 】 1.寒冷季节或气温变化过大,特别是气压升高时;   2.精神过度紧张或受刺激致使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者;   3.年轻初产妇或高龄初产妇;   4.有慢性高血压、慢性肾炎、糖尿病等病史的孕妇;   5.营养不良,如贫血、低蛋白血症者;   6.体型矮胖者;   7.子宫张力过高(如羊水过多、双胎妊娠、糖尿病巨大儿 及葡萄胎等)者;   8.家族中有高血压史,尤其是孕妇之母有重度妊娠期高 血压疾病史者。 (二)发病机制 1.免疫机制:封闭抗体产生不足、蜕膜细胞对NK细胞的抑制作用减弱等。 2.胎盘浅着床 3.血管内皮细胞受损:PGI2/TXA2比例失调 4.遗传因素 5.营养缺乏:低蛋白血症、钙、镁、锌、硒等缺乏 6.胰岛素抵抗 (三)病理生理变化 —全身小动脉痉挛 全身小动脉痉挛 管腔狭窄, 外周阻力增加 血压升高 肾小动脉痉挛,血流量减少,肾缺血缺氧 肾小球通透性增加 血浆蛋白漏出 蛋白尿 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水肿 血浆胶体 渗透压降低 激活 RAA系统 胎盘 脑 心脏 肝脏 激活RAS系统 发生螺旋小动脉栓塞,蜕膜坏死,胎盘后出血,则可导致胎盘早期剥离。 胎盘供血不足直接影响胎盘的功能,阻碍胎儿发育、导致IUGR。 胎盘 全身小动脉痉挛 (一)病史 询问既往有无高血压病史,妊娠后血压变化情况,是否伴有蛋白尿、水肿、家族中有无高血压病史。是否存在易患因素:年轻或高龄的初产妇、多胎妊娠、妊娠高血压病史或家族史、慢性高血压、糖尿病、严营养不良等。有无头痛、视力改变、上腹部不适等症状史。 【护理评估】 (二)身体状况 1、临床表现: (1)高血压:多于孕20周后,血压可升高≥140/90mmHg, (2)蛋白尿:出现略迟于血压升高。 (3)水肿:临床上以“+”记录并表示水肿程度。 (1)妊娠期高血压 BP≥140/90mmHg妊娠期首次出现,并于产后12周恢复正常; 尿蛋白(-); 可伴有上腹部不适或血小板减少,产后方可确诊。 2、根据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分类评估患者的临床 表现及严重程度 (2)子痫前期 轻度:BP≥140/90mmHg,孕20周以后出现;尿蛋白 ≥300mg/24h或(+)。可伴有上腹不适、头痛等症状。 重度:BP≥160/110mmHg;尿蛋白≥2.0g/24h或(++)~(++++) ;血肌酐>106μmol/L;血小板<100×109 /L;微血管病性溶血(血LDH升高);血清ALT或AST升高;持续性头痛或其它脑神经或视觉障碍;持续性上腹不适。 (3)子痫:子痫前期患者发生抽搐不能用其它原因解释。子痫分产前子痫、产时子痫、产后子痫,以产前子痫多见。 抽搐发展迅速,先出现眼球固定、瞳孔散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