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120108

人文地理上册 1.2 乡村与城市 课件

日期:2024-11-18 科目:历史与社会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77次 大小:4275646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人文地理,上册,乡村,城市,课件
    (课件网) 第二课 乡村与城市 一、乡村聚落 (一)乡村聚落的分布 即村落,是乡村地区人们的居住场所,也是人们进行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 图1:浙江地区 图2:甘肃地区 观察图片,试探浙江省和甘肃省乡村聚落有何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特点 建在高地上 建在供水方便的地方 原因 浙江降水多,地形平坦,容易形成洪涝 甘肃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水资源不足 (二)乡村聚落的形态 图1 平原上的村落 图2 山谷中的村落 观察图片,平原村落和山谷村落在形态上有什么不同? 带状分布 团状分布 规模大 规模小 与地形相关 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土壤肥沃, 适于耕作 水源充足 (井、泉、湖滨、 河畔等地) 交通便利(交通 沿线和交汇处、 沿海港口等地) 地形平坦 资源丰富 (林、渔、矿 等地) 气候适宜 …… (三)乡村聚落的房屋建筑 图1 云南的傣族民居 图2 黄土高原的窑洞 图3 北极冰屋 图4 沙特阿拉伯民居 观察图片,描述建筑特点,并分析该建筑的形成与当地环境的关系。 特点:以竹木为主材搭建而成,往往悬离地面 特点:在黄土层上挖掘而成,冬暖夏凉 特点:用冰块构筑冰屋,低矮无窗户 特点:墙厚,小窗 气候高温多雨, 木料与竹子多 气候冬冷夏热, 黄土的土层深厚、直立性强,不易坍塌。 植被较少,缺少木材。 气候严寒。 热带沙漠地区,白天炎热、日照强烈,昼夜温差大。 自然环境 房屋建筑 影响 体现 (四)乡村聚落的生产和生活 农村:以从事种植业生产为主的人居住的地方 渔村:渔民聚居的村庄,人们主要从事渔业捕捞和水产养殖业 林场:从事培育、管理、采伐森林等工作的人们聚居的地区 牧村:以畜牧业为生的牧民们聚居的地区 二、城市聚落 “城市”的由来:村落—市井—集市—城市 (一)城市聚落的形成 城市聚落是在乡村聚落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乡村聚落: 农业生产为主 城市聚落: 工业生产为主 (二)城市聚落的特色与功能 1.城市有大有小,人口有多有少,特色与功能各异 政治功能 经济功能 文化功能 港口城市 旅游城市 …… 高科技园区 商业街 住宅区 2.任何一座城市的功能都不是单一的,而是集多种功能与一体 (二)城市聚落的特色与功能 (三)城市聚落的生产与生活 1.生产:城市居民主要从事工业,商业和服务业等方面的工作 购物 旅游 在外就餐 听音乐会 2.生活: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乡村聚落 城市聚落 景观 建筑物(高度、密度等) 公共设施(类型、数量、便利程度等) 人口(人口数量、人口密度、职业等) 以自然景观为主, 房屋分布稀疏、低矮 高楼林立,分布密集 交通网络纵横交错 低,稀疏 高,密集 类型少、 数量少、 不够便利 类型多、 数量多、 非常便利 数量少、 密度小、 农民 数量多、 密度大、 工人 三、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差异 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劳动生产方式不一样 粮食、木材、各种肉类、蔬菜、牛奶 电器、服装、药品、技术等 乡村 城市 四、往来在区域之间 由于各地自然条件不同,物产就不同。为了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多样化的需求,各区域之间就会发生联系,实现优势互补。 家电下乡 蔬菜进城 ①物产交流、经济交流 去城市上大学 城市大学生农村支教 ②文化交流、人才交流 城乡合作培训会 农作物技术交流 ③技术交流、信息交流 小结 乡村 城市 分布 形态 房屋建筑 生产生活 形成 特色与功能 生产生活 自然环境 人文环境 往来区域之间的联系:物产交流、人才交流、信息交流…… 逐渐形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