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128062

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写作 :学习描写景物 课件(共24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2次 大小:1506734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写作,学习
  • cover
(课件网) 学习描写景物 讲师:徐飞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习作教学设计 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 一 1 学会多角度观察 仔细观察事物 不同时间节点 唤醒初感 不同天气状况 不同的角度 对你所要表现的东西,要长时间很注意地去观察它,以便发现别人没有发现过和没有写过的特点。任何事物里,都有未曾被发现的东西,因为人们用眼观看事物的时候,只习惯于回忆起前人对这事物的想法。最细微的事物里也会有一点点未被认识过的东西。让我们去发掘它。 长时间地、聚精会神地观察 克服惯性认知 唤醒初感 用文字写生 月光如银子,无处不可照及,山上篁竹在月光下皆成为黑色。身边草丛中虫声繁密如落雨。间或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忽然会有一只草莺“落落落落嘘!”啭着它的喉咙,不久之间,这小鸟儿又好像明白这是半夜,不应当那么吵闹,便仍然闭着那小小眼儿安睡了。 ———沈从文《边城》 改变观察视角 仔细观察的产物 2 找出事物的不同点 观察、凝视事物 找出事物的特征 与其他事物比较 唤醒初感 为了要描写一堆篝火和平原上的一株树木,我们要面对着这堆火和这株树,一直到我们发现了它们和其他的树、其他的火不相同的特点的时候。 找出不同点 ……它既不倾盆瓢泼,又不绵绵如丝,或淅淅沥沥,它显出一种自然、平静。在冬日灰蒙蒙的天空中,雨变得透明,甚至有些干巴,几乎没有春、夏、秋那样富有色彩…… ———刘湛秋《雨的四季》 突出了冬天的雨的特点 作比较 运用多种手法来写景 二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突出了春雨细密、闪闪发亮的特点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1 运用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 写出了紫藤萝开得茂盛的特点 多个喻体 加深对某个/某些特点的印象 一个喻体 表现景物的主要特点 写 景 描写景物 从视觉感受出发 结合多种感受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紫藤萝瀑布》 视 觉 听觉、嗅觉、触觉等 紫藤萝花外观美丽、香气四溢的特点 2 调动多种感官 嗅 觉 通 感 雨静悄悄地下着,只有一点细细的淅沥沥的声音。桔红色的房屋,像披着鲜艳的袈裟的老僧,垂头合目,受着雨的洗礼。那潮湿的红砖,发出有刺激性的猪血的颜色和墙下绿油油的桂叶成为强烈的对照,灰色的癞蛤蟆……它背上灰黄斑驳的花纹,跟沉闷的天空遥遥相应,造成和谐的色调…… ———张爱玲《秋雨》 再现秋雨洗礼下万物的模样 3 色彩渲染 景物最重要的特征 营造出沉闷的气氛 灰色的癞蛤蟆,在湿烂发霉的泥地里跳跃着;在秋雨的沉闷的网底,只有它是唯一的充满愉快的生气的东西……它扑通扑通地跳着,从草窠里,跳到泥里,溅出深绿的水花。 ———张爱玲《秋雨》 4 动静结合 以静态描写为主 用动景反衬出静景 动 态 显示出沉闷的氛围 按序写景,体现层次 三 黄河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到低,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 ———《壶口瀑布》 写景顺序 时间顺序 空间顺序 由近到远 空间顺序 更好地把握不同景物的位置关系 定点观察 移步换景 从上到下 1 空间顺序 至于夏水襄陵…… 春冬之时…… 每至晴初霜旦…… ———郦道元《三峡》 不同季节的景色变化 2 时间顺序 一天中早中午的景色变化 一年中四季的景色变化 题目: 你留意过自家窗外的景物吗?或许是车水马龙的道路,或许是花木茂盛的园圃,或许是小伙伴们玩耍的场地……以《窗外》为题,写一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