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133170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达标训练(含答案)

日期:2024-06-11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8次 大小:40192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3,物质,答案,训练,达标,奥秘
  • cover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达标训练含答案 人教版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一、选择题。 1、下列事实的相关解释不正确的是( ) A.走进花园闻到花香是由于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 B.100mL水与100mL酒精混合总体积小于200mL是由于分子间有间隔 C.水银温度计是利用分子间间隔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D.CO和CO2性质不同的原因是二者的分子构成不同 2、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其中合理的是 (  ) A.水结成冰,是因为水分子停止了运动 B.变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鼓起,是由于分子的体积变大 C.加入糖的水变甜,是由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D.1 L大豆与1 L小米混合后体积小于2 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 3、科学家发现,水在超低温、正常压力或真空条件下仍呈液态,比蜂蜜还粘稠,称为“高密度液态水”。下列关于这种“高密度液态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此条件下的分子不会再运动 B. 分子间间隔比普通液态水的大 C. 化学性质与普通液态水的相同 D. 高密度液态水也是有氢氧两个元素组成的 4、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气态碘、固态碘和液态碘都能使淀粉变蓝,说明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B.端午节时节粽子飘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C.湿衣服在夏天比在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 D.水沸腾时,掀起壶盖,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5、知识梳理有助于我们对已学知识的巩固,如图是某同学学习物质结构层次后以氧气(O2)为例进行的梳理,下列选项中与a、b、c相对应的是(  ) A.原子、原子核、核外电子 B.原子核、原子、核外电子 C.原子、核外电子、原子核 D.核外电子、原子核、原子 6、原子质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 A.质子数和电子数 B. 中子数和电子数 C.质子数和中子数 D.质子数、中子数和电子数 7、已知核外有x个电子,其相对原子质量为a,则该粒子含有的中子数为 A. B. C. D. 8、在元素周期表中,应用于计算机的是硅元素,下列有关硅的说法正确的 是( ) A.原子序数是14 B.原子个数是14 C.相对原子质量是14 D.质子数是28 9、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单质的是( ) A.O2 B.Mg C.H D.N 10、我们在商场常看到“补锌”、“补铁”等字样的食品,其中“锌”、“铁”是指(  ) A.元素 B.原子 C.分子 D.单质 11、“宏观﹣微观﹣符号”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内容和方法。甲、乙是两个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下列各项分析正确的是( ) A.两个过程发生的均是化学变化 B.图示的所有物质均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 C.两个变化前后原子、分子数目均发生了改变 D.两个变化后的物质中均含有同一种分子 12、科学发展总是在不断的自我否定中接近真理,原子的发现史很好地证明了这个观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道尔顿的原子论认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小球,只有质量上的差别,该理论对化学的发展没有起到任何推动作用 B.汤姆森发现了电子,因此可以说原子是有“可分性”的 C.汤姆森的学生卢瑟福基于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原子的“核式模型” D.卢瑟福的学生玻尔基于氢原子光谱分析,提出了原子的量子化模型 1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Al B.Fe C.O D.Si 14、雪花,被人们称为“冬之精灵”,科学研究发现,世界上没有两片雪花的形状完全相同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雪花的形成过程中,水分子由运动变为静止 B.雪花融化时,水分子之间的间隔没有发生变化 C.不同雪花中,水分子化学性质不相同 D.不同雪花中,水分子数目都是巨大的 15、下列物质由分子直接构成的是( ) A.铁Fe B.水H2O C.铜Cu D.金刚石 16、下列各组元素中,元素符号的第一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