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141632

1.3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教学设计)(含解析)高中思想政治《哲学与文化》(统编版必修4)

日期:2024-06-16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42次 大小:63865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1.3科,思想政治,必修,统编,哲学与文化,解析
  • cover
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第三框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教材分析】本框题是第一课最后一框题,是本课的落脚点,也是其后教学内容的生长点。第一框题启发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哲学问题,启迪哲学思维。第二框题引导学生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比较两大哲学派别。在此基础上,本框题从整体上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基本特征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引导学生领会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上的精华。教材第二至六课具体介绍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七至九课的内容凸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观点,全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文化的最高层次;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指导思想,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引领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向。可见,本框题是全书的一个总纲,学好本框题内容对于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全书的内在逻辑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框题从“哲学与时代”关系的角度,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发展和基本特征,具体分为三目。 第一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主要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的必然产物,是具体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为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指明了方向。 第二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三者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以往旧哲学的基本特征,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才能完成,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独特的理论品质。第三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主要讲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课标要求】比较哲学思维与日常思维的异同;理解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教学提示:以“哲学有什么用”为议题,探究哲学把握世界的独特方式。可寻找生活和学习中充满智慧、 蕴含哲理的故事,感悟哲学的基本问题与生活息息相关。可分享各自搜集的资料,归纳哲学思维和日常思维的特点,领会哲学思维的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2)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和历史使命。 (3)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4)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什么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能力目标: (1)结合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历史实践,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及其重大理论成果,熟练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坚定理论自信。 (2)阐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和历史地位,全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贡献,不断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提高政治站位,提升政治思想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自觉形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自已生活和实践的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不断提高明辨是非抵御各种错误思潮的能力。 (3)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强化时代方位感、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积极投身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伟大实践。 【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 我国公民的政治认同,就是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框题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