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147328

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地球 第一课时 同步练习(含解析)

日期:2025-10-20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1次 大小:123426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华师大,第一,解析,练习,同步,课时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单元 地球 第一课时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限于活动范围,人们通常无法直接观察地球的形状,但可通过身边某些现象和事件找到地球是球体的证据,下列现象和事件能作为证据的是(  ) A.站得高看得远 B.日全食圆弧形 C.铅笔在篮球和木板上移动的位置变化 D.太阳东升西落 2.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下列四幅图是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按照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① C.①②①③ D.②①④③ 3.毛泽东在《七律二首·送瘟神》中写道:“坐地日行八万里, 巡天遥看一千河。”要真正日行八万里,则应该坐在地球的(  ) A.赤道 B.北极 C.南极 D.北极圈 4.科学家认识事物往往需要证据支持。下列叙述不能作为地球是球形的证据的是(  ) A.月食时地球的影子是圆形的 B.铅笔在篮球上移动时笔尖先消失 C.麦哲伦环球航行成功 D.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5.地球是一个球体,今天看来已经是再简单不过的问题,但人类对它的认识却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地平一地圆一地球,直到20世纪人造卫星拍摄了地球的照片,才得以确证。以下观点中你认同的是(  ) A..人类认识地球从“地平”到“地圆”,全凭自己的想象 B.地球是一个球体的证据是铅笔在篮球上移动,看到的长度逐渐变短 C.合适的技术和工具的使用或改进是认识地球形状的基础 D.直到卫星照片的成功拍摄,人们才认识到地球是一个球体 6.下列现象或事件不能作为地球是球体的证据的是(  ) A.麦哲伦环球航行 B.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 C.天圆地方 D.海面上远去的船只船身比桅杆先消失 7.同学们应该都玩过拨浪鼓,“演示地球形状变化的实验(如图所示)”与玩拨浪鼓很类似。这个实验能从一个侧面说明 (  ) A.地球因为自转变成了一个正圆球体 B.地球因为公转变成了一个两极略鼓、赤道略扁的球体 C.地球因为自转变成了一个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D.地球正在向正圆球体演化 8.下列有关太阳高度角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同一地点,一天中有无数个太阳高度角 B.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角出现于正午 C.太阳直射赤道时,各地太阳高度角相同 D.处南北半球的两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可能相同 9.航天员在太空行走时看到的地球是很圆的,这是因为(  ) A.地球外面有大气层 B.地球赤道半径和两极方向的半径相差很小 C.过去的测量有错误 D.地球本身就是个正球体 10.人们对地球形状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对地球形状认识按从古到今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③②④① C.③④②① D.②④①③ 二、填空题 11.(7分)小红同学发现:在阳光照射下,家里窗户影子的大小和位置会随时间发生变化。于是她就提出了下列问题,请你帮助她分析并回答。 (1)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的时间是在   。 (2)深圳市的纬度约为22.5N,则深圳   (填“有”或“无”)阳光直射机会。 12. (1)按照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过程,下列事件或说法的先后顺序是:   (填字母)。 A、麦哲伦完成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用实践证实了地球是球形的。 B、天圆地方。 C、从太空拍摄的照片可以看出,地球是一个近似球形的星球。 (2)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说明 。 A.地球形状随着人类的认识而发生改变 B.科学的发展就是不断发现和修正的过程 C.合适的技术和工具的使用或改进是认识地球形状的基础 D.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没有阶段的,完全靠人们的突发奇想 13.如图所示,粉笔在球面上由近及远移动时,你看上去它的长度变化   。(选填“明显”或“不明显”)在大洋上航行的船只离开远去,观察到的现象应与上述粉笔在球面上移动相似,说明大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