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八章 脉管系统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心 第三节 血管 第四节 淋巴系统 第一节 概述 脉管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物质运输、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在心血管系统中,心是动力器官;动脉是输送血液离心的血管;毛细血管是连于动脉和静脉之间呈网状的微细血管,是血液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静脉是输送血液回心的血管。 血液由心射出,依次经过动脉、毛细血管、静脉,最后又返回于心,血液的这种周而复始的流动称为血液循环;淋巴经淋巴管道不断汇入血液的过程,称为淋巴循环。 体循环(大循环):血液由左心室射入主动脉,依次经各级动脉分支流向毛细血管,在此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再经各级静脉回流,最后经上、下腔静脉与心的静脉返回右心房。 肺循环(小循环):血液由右心室射出,经肺动脉干及其分支到达肺泡毛细血管,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再经肺静脉返回左心房。 血液循环示意图 第二节 心 一、心的位置和外形 二、心腔的结构 三、心壁结构与传导系统 四、心的血管 五、心包 六、心的体表投影 一、心的位置和外形 (一)心的位置 心位于胸腔的中纵隔内,约2/3位于身体正中线的左侧,1/3位于正中线的右侧。心的上方连有出入心的大血管,下方是膈;两侧借纵隔胸膜与肺相邻;前方大部分被肺和胸膜覆盖;后方与左主支气管、食管、胸主动脉邻近。 心的位置 (二)心的外形 心像一个倒置的圆锥体,可分为1尖、1底、2面、3缘和4沟。 心的外形与血管(前面) 心的外形与血管(后面) 二、心腔的结构 心有4个腔,借房间隔和室间隔分为左心和右心,每侧心又分为后上部的心房和前下部的心室,同侧的心房和心室借房室口相通。左、右心房间隔有房间隔,左、右心室间隔有室间隔。心房接纳静脉,心室发出动脉。 1.右心房 位于心的右后上部,有3个入口和1个出口。其中上方的为上腔静脉口,下方的为下腔静脉口,在下腔静脉口与右房室口之间为冠状窦口。出口为右房室口,位于右心房的前下方,通向右心室。在右心房后内侧壁的房间隔下部有一卵圆形浅窝称卵圆窝,为胎儿卵圆孔闭锁后的遗迹。此处是房间隔缺损的好发部位。 2.右心室 位于右心房的左前下方,构成胸肋面的大部分。右心室有1个入口和1个出口。 3.左心房 位于右心房的左后方,构成心底的大部分,有4个入口和1个出口。入口为肺静脉口,位于左心房后部两侧,左右各1对。出口是左房室口,通向左心室。 4.左心室 大部分位于右心室的左后下方,构成心尖及心的左缘,有1个入口和1个出口。 入口即左房室口,其周缘有2片近似三角形的瓣膜,称二尖瓣(左房室瓣),瓣膜的游离缘借数条腱索与心室壁上的乳头肌相连。出口为主动脉口,通向主动脉。 主动脉口周围附有3个袋口向上的半月形瓣膜,称主动脉瓣。 三、心壁结构与传导系统 (一)心壁的结构 心壁由内向外依次分为心内膜、心肌层和心外膜3层,它们分别与血管的3层膜相对应,心肌层是构成心壁的主要部分。 (二)心的传导系统 心的传导系统是由特殊分化的心肌纤维构成,主要功能是产生和传导兴奋,维持心正常的节律性活动,并使心房和心室的收缩相互协调。心的传导系统包括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及其分支。 四、心的血管 1.动脉:营养心的动脉有左、右冠状动脉,均起自于升主动脉的根部,经冠状沟分布到心的各部。其中右冠状动脉主要布于右心房、右心室、左心室后壁、室间隔的后下部及窦房结和房室结。左冠状动脉主要布于左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前壁和室间隔前上部。若动脉阻塞可引起上述各供血区发生心肌梗死。 2.静脉:心的静脉多与动脉伴行,最终在冠状沟后部汇合成冠状窦,经冠状窦口注入右心房。 五、心包 心包是包裹心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