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151470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 (教案) 人美版(2012)美术五年级上册

日期:2025-01-20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1次 大小:1580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教案,人美
  • cover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什么是透视掌握透视规律,理解视平线、消失点在透视现象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观察和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建构出绘画中的透视规律,运用透视知识,表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感受透视现象给画面带来的美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视平线和消失点在透视现象中的作用,掌握透视规律,感受透视现象给画面带来的美感。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透视知识表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 教学用具:课件、图片资料、铅笔、图画纸。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两张结构图片,一张平面的,一张有透视现象的。提问:哪张图片给你的空间感更强烈?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同时,出示一组具有透视现象的图片,再次观察。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它们给你的空间感更强烈?小结:是的,同样的物体处在不同位置时,离我们近的物体比较高大、宽阔,离我们远的物体比较低矮、窄小。这种近大远小的变化用绘画上的法则来解释就叫透视现象。板书:透视现象。 出示透视原理图,加深对透视现象的理解。 讲授新课 师:同学们的感觉很敏锐,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这样的现象,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学远小的透视关系。请同学们看看这幅图,道路、树木近处与远处的变化,同学们注意看,近处的树向远处延伸发生什么变化? 生:离我们越近的树木越大,离我们越远的树木越小。 生:两旁的树木向远方逐渐缩小,最终两旁的树木都缩到一个点。 师:同学们的回答真是棒极了。随着视线延伸,景物会逐渐聚于一点,这个点就叫消失点;通过消失点的水平线就是视平线,平视时,视平线与地平线重合。 (通过对照生活中的场景,让学生了解视平线的变化。如果想表现视平线以下的景物,视平线就要高一点,想表现视平线以上的景物,视平线就要低一点。) 视平线以上的景物越远越向下,视平线以下的景物远越向上,景物的轮廓与消失点的连线叫消失线。 引导学生观察消失线夹角处天空和道路近宽远窄的透视现象,发现树的透视规律有:近高远矮、近粗远细、近疏远密。 通过图片,让学生了解北京颐和园长廊中横梁与树的变化规律是一样的。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是透视现象?什么是消失点、视平线、消失线?让我们来回忆一下吧。 透视现象: 消失点:随着视线延伸,景物会逐渐聚于一点,这个点就叫消失点。 视平线:通过消失点的水平线就是视平线。 消失线:景物的轮廓与消失点的连线叫消失线。 三、学生作业 作业要求:寻找生活中熟悉的具有透视现象的画面,表现出近大远小的透视效果。再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给它添加上人物以及交通工具等,让它变得更美。 学生创作,教师巡视辅导。 四、展评作业,评价拓展 1.透视现象是否合理把握。 2.线条是否流畅。 3.画面是否完整。 学生互评,从他人的作品中学习和借鉴,相互学习,不断提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