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153676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梳理与探究 教学设计

日期:2025-09-22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2次 大小:123958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统编,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四年级上册语文 第二单元梳理与探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掌握本单元重点字词,能正确朗读、理解单元中出现的科技术语,学习在语境中运用词语。 2. 了解形近字,并能用形近字组词。 3. 分析排比句的句式特点,体会其表达效果。 4. 了解句式的类型,掌握设问句的特点,并能进行仿写。 5. 理解关于疑问的名句的意思,能积累这方面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 了解形近字,并能用形近字组词。 2.了解句式的类型,掌握设问句的特点,并能进行仿写。 教学过程: 任务一:分类学词,理解运用 1. 字音过关: 驻扎 钞票 培育 账单 气氛 祝贺 狡猾 豌豆 舒适 僵硬 预想 探视 横竖 苍蝇 障碍 荧屏 依赖 潜能 奥秘 避免 屋檐 2. 多音字辨析: 3. 思考每组形近字之间的关系。 注———驻(zhù) 抄———钞(chāo) ———培(péi) 堵 ———赌(dǔ) 煤———媒(méi) 芬———氛(fēn)芳 4.了解形近字声旁及形旁的特点,引导学生结合讲解分析教材中给出的形近字。 5.适当扩充形近字并组词。 例:眯 ———咪 峰———锋 渴———喝 拌———伴 任务二:回顾课文,比较特点 1.学生回顾《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夜间飞行的秘密》、《呼风唤雨的世纪》、《蝴蝶的价》四篇课文内容,教师相机补充。 2.小组交流课文的共同点。 3.学生对本单元课文多角度提问,并独立解决。 4.总结每一篇课文的提问方法。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针对课文局部和整体提出自己的问题。 《夜间飞行的秘密》从内容、写法、联系生活等不同角度提出问题,能借助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呼风唤雨的世纪》能抓住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思考。 《蝴蝶的家》能给自己的问题进行分类,筛选有价值的问题,并尝试解决。 任务三:品读佳句,写法迁移 (一)朗读句子,比较异同。 1.自由朗读下列句子。   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   那时没有电灯、电视、收音机和汽车。 那条狗高兴的时候叫,紧张的时候叫,发怒的时候也叫。 那条狗高兴、紧张、发怒的时候都叫。 2.引导学生分析两组句子,说说每组句子在表达上的不同。   3.引导学生进行拓展练习,强化对排比句的认识。   (1)把下列句子改成排比句。 ① 我拥有父母的爱、老师的关怀和同学们的关心。 ② 我爱繁花盛开的春天、荷叶田田的夏天和银装素裹的冬天。 (2)根据语境仿写排比句。   ①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_____,使_____;爱心是_____,使_____。 ②平凡是荒原,孕育着崛起,只要你肯开拓;平凡是_____;平凡是_____。 (二)朗读句子,交流发现 1.读下列句子。 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 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竺可桢每天去北海公园,单是为了观赏景物吗?不是。他是去观察物候,作科学研究的。 2.学生分组交流讨论这些句子的特点,教师相机点拨。 3.引导学生在练习本上写一些设问句,并指名学生读一读自己写的句子。 任务四:积累背诵,诵读警句 1.出示名句,齐声朗读。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尚书》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汉〕王充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唐〕韩愈 2.引导学生分组交流这几句话的意思,并体会其揭示的道理。 3.教师指名学生说说这几句话的意思,给予指导。 4.教师小结,并引导学生在课下搜集关于勤学善问的其他名句,进行积累。 5.作业设计: 搜集并积累关于勤学善问的名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