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154033

26.《诗词五首——春望》课件(共32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1次 大小:3498339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诗词五首——春望,课件,32张,ppt
  • cover
(课件网) 诗 词 五 首 第二课时 回顾学过的近体诗,明确近体诗的律诗和绝句的基本分类。 绝句:《泊秦淮》《江南逢李龟年》《峨眉山月歌》 律诗:《望岳》《游山西村》《野望》 新课导入 这两首诗中哪首是律诗?哪首是绝句? 绝句 春 望 杜 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律诗 赤 壁 杜 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新课导入 春 望 杜甫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市襄州区),自其曾祖时迁居巩县(今河南巩义西南)。后世又称他杜工部。杜甫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的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与李白齐名,世称“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500多首,被后世尊称为“诗圣”。有《杜工部集》。 作者简介 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诗人赴奉先(今陕西蒲城)探家,未几,安禄山发动叛乱。次年五月,安禄山破潼关,诗人被迫北上避难,安家于鄜州(今陕西富县)。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诗人闻讯后前往投奔,不料中途为叛军所俘,被押至长安。但因官卑职小,未被囚禁。第二年四月,他乘隙逃离长安,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当时朝廷的所在地凤翔县。这首诗是诗人逃离长安前一个月写的,它集中地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感人至深。 写作背景 近体诗 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格律诗,是一种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的汉族诗歌体裁。为有别于古体诗而有近体之名。指初唐之后,形成的又一诗歌体裁。 文学常识 春 望 杜 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重读 诗词朗读 了解诗歌形式: 五言诗,朗读节奏划分为“二二一”和“二三”式。绝句的节奏类似于律诗。律诗中颔联、颈联两联一般为对偶,形式整饬雅致,音韵华美。绝句对仗不严格。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指都城长安 残破,破败 指长安城,当时被叛军占领 茂盛,茂密 译文:长安城已经沦陷,山河依旧存在,春天的都城草木丛生。 文本梳理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时事 离别 译文:感伤时事,伤心离别,看到那美丽的花儿反而痛哭流泪,听到那婉转的鸟鸣反而心惊胆寒。 文本梳理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这里借指战事 连续数月 值,相当 译文:战事接连数月,一封家书值万两黄金。 文本梳理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轻刮,抓挠 简直 插不住簪子 译文:满头白发而今越挠越稀疏,简直要插不住簪子了。 文本梳理 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点明写作背景,又融情于景,奠基了全诗沉郁的感情基调。 精读细研 2.你认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哪个字用得好 请作简要赏析。 示例一:“破”字用得好。一个“破”字,写出了国都沦陷、城池残破的景象,使人触目惊心,点明了写作背景。 示例二:“深”字用得好。“深”字写出了虽然春天已降临长安城,但却乱草丛生、一片荒芜的景象,令人满目凄然,表现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 精读细研 3.有人说“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表达了诗人深沉的黍离之悲?请简要分析。 黍离之悲指对国家夕盛今衰的悲伤。本诗一开头即写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但是草木丛生。“草木深”三字意味深沉,表示长安城里已不是整洁、井然有序的模样,而是荒芜破败,人烟稀少,草木杂生。国都沦陷而山河依旧,春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