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162379

【推荐】地理晋教版七年级上册1.2感受地球运动 两课时学案(无答案)

日期:2025-05-23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86次 大小:52308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地球,答案,学案,课时,运动,感受
  • cover
1.2 感受地球运动 第一课时(地球的自转,公转的简单介绍)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含义、方向和周期,理解地球上的昼夜更替现象。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识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和特点,通过读图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描述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感受生活中存在地理,进而产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二、目标导航 ㈠知识回顾 1.地球转动所围绕的轴,称 。 ㈡预习热身 2.地球围绕 自 向 的旋转运动叫地球的自转。 3.地球不停的自转就产生了 现象。 4.地球围绕地轴自转的同时,还沿着 形轨道围绕 公转。公转一周需要 ,公转的方向也是自 向 。 老师点拨: 仔细阅读教材哦,相信上面的题目一定难不倒你! 思考感悟: 三、活动与探究 ㈠活动的内容及方式 通过阅读图1.22“地球公转示意”或者通过多媒体演示地球公转动画,大家思考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含义、旋转中心、运动方向、周期及产生的地理意义。 ㈡探究的方法及所得规律 列表比较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异同,小组内部合作完成。 项目 自转运动 公转运动 含义 旋转中心 运动方向 周期 地理意义 ㈢评价与交流(启示) 四、巩固提高 ㈠达标自测 5.日月星辰每天的东升西落的现象是地球 的反映。 6.地球 自转一周,在自转过程中,面向太阳的半个球面是 ;背着太阳的半个球面是 。 7.公转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 着身子围绕太阳公转,地轴和公转轨道面成 夹角;二是地轴倾斜的方向始终保持不变, 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 8.下列所述自然现象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而产生的是:( ) A.昼夜现象 B.昼夜更替现象 C.昼夜长短的变化 D.季节变化 ㈡巩固提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 B.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年 C.地球自转的周期约为24小时 D.地球绕太阳的旋转 2.在同纬度的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方比位置偏西的地方:( ) A.先看到日出 B.后看到日出 C.时刻相同 D.以上说法都对 3.地球公转一周大约需要:( ) A.一天 B.一周 C.一个月 D.一年 4.地球公转的方向是:( ) A.顺时针方向 B.逆时针方向 C.自西向东 D.自东向西 5.仔细观察转动的地球仪,在下图中分别用箭头标出地球的自转方向:( ) A.面向北极 B. 面向赤道 C. 面向南极 6.毛主席在《送瘟神》中写到:“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说的是人在原地不动就能日行8万里。 (1)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 (2)我们每天不由自主地随地球自转旅行,也能坐地日行8万里吗?说说为什么? ㈢我的疑惑 我还有问题的题目是 我没有弄懂的知识点 解决问题的方法 ㈣课外阅读 地球自转的证明———傅科摆 1851年,法国物理学家傅科在巴黎一个庙宇的圆顶上,用一根长60米的金属丝,悬挂一个直径为30厘米的用铁球做成的摆,铁球下装有针状物,下放一个沙盘。起初,摆向一定的方向摆动,慢慢地它就顺着时针方向摆动,最后又回到原来的位置。很显然,如果地球是不动的,按物体运动惯性原理,在不受外力作用下,摆的摆动方向是不会改变的,由于地球自转,观察者虽然改变了位置,但自身并不感到地球在转动,反而以为摆的摆动方向在改变,这种现象,是地球自转运动的有力证明。 第二课时(公转产生的季节变化和地球上的五带)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掌握地球公转的含义、方向和周期,记住地轴倾斜的方向和角度,知道地球上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情况、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及四季是如何形成的。五带的界线及各温度带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自己绘制公转示意图,体会出公转的规律,培养学生识图、读图、绘图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初步了解地球是不断运动着的,地球上许多地理现象都同地球的运动有关,从而对学生进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