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164087

1. 消息二则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课件(共26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4次 大小:36614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消息,二则,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
  • cover
(课件网)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新闻的有关知识: (一)、新闻的概念: 新闻这种文体从广义上来讲,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 从狭义上来讲,新闻是一种报纸文体,指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只指消息,本文就是一篇报道及时的消息。 (二)、消息的三个特点: 传播性 真实性 时效性 (三)新闻的结构 新闻的结构有五部分: 1、标题(分为:正题、引题、副题)、 2、导语 3、主体 4、背景 5、结语。 1、标题:高度概括已经发生的新闻事实。必须简明、准确地概括消息内容,帮助读者理解报道的事实。一般包括引题、主题、副题。 正题(也叫主题):概括与说明主要事实和思想内容。 引题:提示消息的思想意义或交代背景,说明原因,烘托气氛。 副题:提示报道的事实结果,或作内容提要。 2、导语:是消息的第一段或者第一句话。是消息中最主要的事实,是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材料,是本则消息报道的价值所在。 导语的要求: 一是要抓住事情的核心,二是要能吸引读者看下去。 3、主体:是消息的主干部分。承接导语之后,对导语作具体全面的阐述,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出中心,从而写出导语的所概括的内容,表现全篇消息的主题思想。应按“时间顺序”或“逻辑顺序”写作,但仍然要先主要的、再写次要的。 4、背景:是新闻事实发生的历史条件或现实环境。 5、结语:是消息的最后一段落或最后一句话。 (四)新闻的特点 ⑴ 传播性。所有的新闻都是为了大范围地传播和交流信息的。只写给自己看,或写给个别人看的,就不是新闻了。新闻的其他特性都与这点有关,都要考虑到广大受众的需要。 ⑵ 真实性。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为了体现真实,新闻一般须具备“五要素”,称为“五个W”:When(何时)、Where(何地)、Who(何人)、What(何事)、Why(何故)。有的还加上How(如何),即“五个W加一个H”,成为新闻“六要素”。当然,最重要的是不能编造、虚假。 ⑶ 时效性。要求在第一时间作出报道,这是“时效”上的要求。“新”是新闻价值的重要指标。一是时间上的新。报道的必须是新近发生或发现的事实。二是内容上的新。要报道新鲜的事实,要有新看点。 有的新闻,如特写、人物专访、报告文学等,也追求文字形象、生动,以使读者愿意读、喜欢读。 (四)消息固定的格式 “倒金字塔结构”:由主到次地组织内容,高潮在前,即把最重要的信息放在消息的最前面。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握住最重要的信息。 一、阅读课文,找出新闻的各个组成部分。 标题: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导语:英勇的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 主体:渡江战斗……诸城进击中。 结语:人民解放军……的命令。 二、本文的标题有什么特点? 简洁、概括。 三、找出这则新闻的要素。 时间:1949年4月20日 地点:长江前线 人物:人民解放军三十万大军 事件: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 四、“新华社长江前线1949年4月22日2时电”属于新闻的什么?在新闻中起什么作用? 答:是新闻的电头。交代了通讯社名称、发电地点和发电时间。 电头的作用:表明材料真实,报道及时。 著名通讯社名称:新华社(中国) 美联社(美国) 路透社(法国) 塔斯社(俄罗斯) 共同社(日本) 五、找出新闻的导语部分,说说它在文中的特点及作用。 特点:简洁,概括,把主要事件简明扼要的概括出来了。 作用:为了尽快向读者报告重要的新闻事实,吸引读者的注意。 六、著名通讯社名称: 新华社(中国) 美联社(美国) 路透社(法国) 塔斯社(俄罗斯) 共同社(日本) 试解释下列句子中词语的含义: 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败。 摧枯拉朽: 比喻腐朽势力很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