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6.3.2 加快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举措主要针对治理环境污染问题的有( ) ①蚂蚁森林在库布其沙漠建”公益林” ②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 ③国家禁止焚烧秸秆 ④建立河长制,守护清清河水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雾霾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下列做法有利于减轻雾霾天气的是 ( ) ①家庭取暖做饭改用煤炉 ②治理大气污染严重的企业 ③建筑工地盖好防扬尘的纱网 ④政府鼓励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库布齐沙漠是我国第七大沙漠,也是世界上迄今唯一被 整体治理的沙漠,被联合国确定为”全球治沙样本”。治理面积达6460平方千米,绿化面积3200多平方千米,涵养水源240多亿立方米,创造生态财富达5000多亿元。从”沙进人———到”绿进沙———的巨变告诉我们( ) A.荒漠化是我国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B.必须把治沙放在生态环境建设的首位 C.为了保护自然环境可以不要经济发展 D.改善生态环境能有效促进可持续发展 4.据史书记载,明中后期增修加固长城,长城沿线”守备日固,田野日辟……边民始知有生之乐”;蒙古族不但畜牧兴旺,而且逐渐使用铁犁牛耕发展农业,麦、豆、瓜、菜,”种种俱全”。长城沿线的蒙古族”使用铁犁牛耕发展农业”可能带来的最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 A.臭氧层破坏 B.水体污染 C.土地荒漠化 D.森林锐减 5.下图是针对环境问题梳理的知识框架,“……”处内容应该( ) ①建设人工林场②合理利用水资源③大力发展采矿业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塞罕坝地区近半个世纪来发生了巨大变化。读下图,回答下题。 6.塞罕坝曾经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 A.植被覆盖率低 B.土壤贫瘠 C.土地荒漠化 D.环境污染 7.塞罕坝的变化得益于( ) ①选择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②坚持崇拜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③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④因地制宜地进行生态环境建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2021年,某市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多项主要经济幅明显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首次成为全国唯一水、气环境质量排名同前十的地级市,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提高。这体现了该市 ( ) A.因地制宜地发展区域经济的原则B.把保护环境作为当前的工作中心 C.先发展好经济,再进行环境保护D.该市坚持共享绿色的新发展理念 9.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指引下,浙江省积极开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创建工作。下列做法符合这一工作有( ) ①严厉整治污染企业②扩大医疗保障覆盖③开展填湖造田工程④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如图为某地区能源消费结构示意图,这样的能源消费结构易引发的环境问题主要有( ) ①大气污染加剧②水体污染加剧③土壤污染加剧④土壤肥力下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2022年7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延续免征电动汽车购置税政策,这是我国第三次对免征电动汽车购置税政策进行延长。电动汽车替代传统汽车的意义主要体现在( ) A.降低生产成本 B.增加能源消耗 C.改善大气环境 D.减少交通事故 二、填空题 12.我国的环境问题既有 问题,也有 问题。 13.我国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我国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是 、 以及 。 14.近年来,国家加大 的力度,因地制宜地进行 建设,美丽中国揭开新的篇章。 15.当前的中国正处在 快速发展的阶段, 问题不同程度的存在。 16.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把 作为基本国策。 三、问答题 17.材料一: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