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169380

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课件(共39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3次 大小:1502623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
  • cover
(课件网) 诚 信 人无 不立 ———综合性学习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更深刻地探究“信”的传统内涵和现代意义; 2、培养学生讲诚信的美德; 3、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及筛选信息与口语交际的能力。 素材导入 商鞅立木 素材导入 商鞅变法的条令已经完备,还没有公布,商鞅担心人民不相信自己,于是就在首都的集市南门树立了一根三丈高的木头,招募能把它搬到北门的人,做到的人就给他十金。百姓们认为奇怪,没有一个人敢去搬动木头。商鞅又说:“能搬的人给他五十金。”有一个人搬动了那木头,商鞅就给了他五十金,用这个方法来表明自己不欺骗民众,终于商鞅公布了法令。    变法令颁布了一年,秦国百姓前往国都控诉新法 使民不便的数以千计。这时太子也触犯了法律,公孙鞅说:“新法不能顺利施行,就在于上层人士带头违犯。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不能施以刑罚,便将他的老师公子虔处刑,将另一个老师公孙贾脸上刺字,以示惩戒。”第二天,秦国人听说此事,都遵从了法令。新法施行十年,秦国出现路不拾遗、山无盗贼的太平景象,百姓勇于为国作战,不敢再行私斗,乡野城镇都得到了治理。这时,那些当初说新法不便的人中,有些又来说新法好,公孙鞅说:“这些人都是乱法的刁民!”把他们全部驱逐到边疆去住。此后老百姓不敢再议论法令的是非。 诚 信 = 实现、达到 + 承诺 造字本义:形容词,信守诺言的,真心实意的。 诚 信 = 人 + 口 造字本义:动词,开口许诺,信守诺言 《说文解字》:诚,信也。从言,成声。 “诚”是形声兼会意字。 言(讠)表意,表示言语真诚 成 表声兼会意。甲骨文字,从“|”(即“杵”)。“斧”、“杵”具备就可以做成事情。本义:完成,成就。 诚:就是对待人们要诚实讲信用,不搞鬼鬼祟祟的把戏和阴谋诡计. 《说文解字》:信,诚也。从人,从言。会意。,古文从言省。讣,古文信。 信:从字形看,左边是单人旁,右边是语言的言,是会意字。意思是做人要言而有信,说话要掷地有声,要说到做到,说话算数。 一、引经据典话诚信 1.有关诚信的 名言 2.有关诚信的词语 3.有关诚信的故事 与诚信有关的名言警句 【1】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庄子》 【2】没有诚实哪来尊严。———西塞罗 【3】言必信,行必果。———子路 【4】诚信为人之本。———鲁迅 【5】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论语》 【6】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颐 【7】轻诺必寡信:轻易向别人许诺的人,不会守信用。 【8】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意志不坚强,智慧就不会有高境界;说话不诚信,做事就不会有好结果。 【9】儒有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金银玉帛不能算作宝贝,真正的宝贝应该是忠信。 与诚信有关的成语故事 【1】一诺千金:用来比喻重视诺言,说话算数。 【2】一言九鼎:形容一句话能起到重大作用。 【3】烽火戏诸侯:周幽王为了逗妃子 笑,点烽火,戏弄诸侯,结果当敌人来犯时, 再点燃烽火,其他诸侯不来救援,自己失败丧命。 曾子烹彘 【4】曾子烹pēng彘zhì 原文: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译文:曾子的妻子要到集市去,她的儿子边跟着她边哭,他的母亲(曾子的妻子)说:"你回去,等我回家后为你杀一头猪。"妻子到集市后回来了,曾子就要抓住一头猪把它杀了,妻子制止他说:"刚才只不过是与小孩子开了个玩笑罢了。" 曾子说:"小孩子是不能和他闹着玩儿的。小孩子是不懂事的,是要靠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