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175387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课件 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日期:2024-06-09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8次 大小:4573173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5课,青铜器,甲骨文,课件,2023-2024,学年部
  • cover
(课件网) 新课导入 《<如果国宝会说话>———后母戊鼎(司母戊鼎)》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1.掌握我国青铜器制作工艺的主要成就及其代表作品,并能识别相关图片。了解青铜器铸造的基本过程。 2.知道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了解甲骨文与今天汉字的关系,知道其造字方法。 3.通过学习,知道青铜器和甲骨文反映了夏、商、西周时期发达的文明,了解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增强民族自豪感。 学习目标 探究一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合作探究 解决问题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1.青铜器的发现 出现: 发展: 盛行: 原始社会后期。 夏朝青铜器的种类逐渐增多。 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西周青铜器种类更加丰富。 山西陶寺遗址 铜齿轮形器 夏 乳 钉 纹 爵 商四羊青铜方尊 食器 兵器 镶嵌十字纹方钺 夏 镶嵌兽面纹戈 商 目雷纹刀 商 青铜器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方面。 2.青铜器的功能 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 大夫五鼎四簋,士三鼎二簋。 ———《周礼》 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3.青铜器的功能 功能由食器发展到礼器,礼器的类型和数量反映权利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商周时期的青铜器逐渐成为王公贵族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象征。 4.商周时期青铜器的主要特点 不仅种类丰富,数量众多,而且制作工艺高超。 青铜器种类有工具、武器、饰品、饮食器、乐器、车马器、建筑构件、仪仗宗教、生活用品杂器等。用于生产、生活、祭祀。 (1)种类丰富 乳钉纹铜方鼎 青铜鼎 青铜甗[yǎn] 青铜豆 食器 酗[xù]亚方尊 青铜方斝[jiǎ] 青铜角 青铜提梁卣[yǒu] 酒器 (2)品种繁多 我国现存商青铜器中最大的方尊—四羊方尊 52.4厘米 58.3厘米 总重量达34.5公斤 四羊方尊,商晚期偏早器。是我国现存商器中最大的方尊,高58.3厘米,重近34.5公斤,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黄村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现藏于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 蕉叶形 纹理清晰 四只大卷角羊 羊的前腿 (3)工艺精美 ①掌握铜、锡、铅的比例,采用“泥范铸造法”,经过制模、雕刻纹饰、翻制泥范、高温焙烧、浇注液态金属、加工修整等工艺制成。 ②商代后期,青铜铸造业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组织严密,分工细致,能够铸造出大型器物。 5.青铜器主要制作方法和工艺 司母戊鼎 镇国之宝 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重达832.84千克。 探究二 甲骨文记事 合作探究 解决问题 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1.甲骨文的含义 二、甲骨文记事 2.甲骨文的发现 王懿荣:一片甲骨惊天下! 清朝光绪年间,最高学府国子监的主管官员王懿荣有一次得病,派人去买药,无意中看到其中一味叫龙骨的中药上面刻划着一些符号。出于好奇他以每片二两银子的高价,把药铺所有的龙骨都买了下来观察。他确信这是一种比较完善的文字,由此,他展开了专门的研究。后来,在龙骨出土的地方———河南安阳小屯村又出土了一大批龙骨。因为这些龙骨主要是龟类兽类的甲骨,所以被命名为“甲骨文” 。 1899年,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甲骨文,此后在河南安阳殷墟、陕西、山东等地出土了大量商周时代甲骨。 农业:东方领地是否会有好收成。 天气:今明两天是否会下雨? 天文:记载日食的情况。 战争:商王将征伐盂国,祈求平安。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 开始。 商朝 3.甲骨文的内容 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 历法等。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汉字演变特点:由具体到抽象;由繁到简。 4.甲骨文发现的意义 探究三 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合作探究 解决问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