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176628

其他版本三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

日期:2025-04-06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0次 大小:9214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其他,版本,三年级,上册,音乐,全册
  • cover
第一课 猜 谜 谣 第 一 课 时 教学目标: 1 、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充满童趣地演唱《猜谜谣》; 2 、通过对《猜谜谣》歌曲的教学,从而激发学生对动物的热爱之情。 3 、通过引导学生聆听歌曲、模仿动作、问答对唱等活动,激发学生对音乐 学习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教学重点: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充满童趣地演唱《猜谜谣》。 教学难点:歌曲《猜谜谣》中相似乐句的演唱。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平时喜欢猜谜语吗?学生:喜欢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谜语,看谁最先猜出来? 三、出示谜谣,激发兴趣。 1 、出示谜面,师问谜面,生回答。 2 、初听歌曲。 师:大家都猜的非常好。我们来听听书中的小朋友猜出几种动物,又是怎么 表达的?你们竖起耳朵认真听。 3 、揭示歌曲名。 听出来了吗,小朋友们回答的时候是用什么方式? (生:唱的方式) ———原 来的谜语,用唱的方式表达出来,就变成了谜谣,这首有趣的歌曲,名字就叫做 “猜谜谣”。 4 、聆听歌曲,感受歌曲。 速度它的速度是怎样的呢?我们来听听看。这样的速度往往是表现 “轻快活 泼”的,大家跟我一起说轻快活泼。 再次聆听歌曲。 师:跟老师一起随着音乐摇摇头动动手,感受歌曲的轻快活泼。 过渡:XX 班的小朋友真了不起!,一学就能跟上音乐的节奏,下面我们就有节 奏的读一读歌词。 有节奏的读歌词 5 、解决难点。 (1) 出示相似的两句歌词、歌谱,找出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2) 请学生说一说前两小节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3) 师弹奏旋律,生唱前两小节歌词。 (4) 完整学唱两个乐句,指导学生用轻快的声音唱。 (5) 师说明衬词。带着高兴的心情一起再来唱一遍。 6 、学唱问、答部分,了解歌曲的演唱形式 7 、齐唱第一段。 8 、 自主学唱歌曲第二段。 9 、随琴的伴奏完整齐唱。 10 、歌曲处理 (1) 跟音乐范唱齐唱。 (2) 生生合作唱。 (3) 表演唱。 四、总结。 学了《猜谜谣》这首歌曲,我们知道谜语有用说的,还有用唱的,而且一个 谜语还有多种答案,这需要我们仔细观察,要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让我们踏着 音乐轻快的步伐去观察、探索吧。 第 二 课 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进一步熟悉我国民族吹管乐器中,唢呐的音色及其表现特征, 感受音乐,并通过音乐启发学生的想象力。 2 、激发学生对音乐再创作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 、揭示课题《山村来了售货员》。 2 、读课题、仔细听音乐。 3 、表达听后的感受。 (1) 这是唢呐独奏的乐曲,上一学期我们听过一首《百鸟朝凤》,它的特 点是高亢明亮,民间每逢喜庆节日,吹吹打打,大多数都用到它。 (2) 音乐好象表现的是售货员到山村去卖东西。 (3) 售货员是指卖东西的,现在是营业员。 (4) 这个山村是四周都是大山,离城市很远,交通很不发达,山民进城很 不容易。 (5) 乐曲情绪比较轻快而有点诙谐,给我们的感觉是售货员乐观而又风趣。 感受和体验音乐,激发学生思考的热情、探究的主动性。 二、分段聆听音乐。 1 、导言。 (1) A 段音乐是描写谁的形象? (2) 这个山村小道自行车都没法骑,售货员是用什么方法把货运到山村 的? (3) 你们学学挑担子的样子。 2 、哼唱主题音乐 (教师弹琴,学生哼唱)。 3 、B 段音乐 (1) 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2) 你能学学叫卖声吗? (3) 山谷还出现了什么声音? (4) 听到了叫卖声音,会出现什么样的场景? (5) 这时会出现一些什么事情呢? 4 、第三段音乐是 A 段的再现。山民们买完东西了,售货员会怎样呢? (1) 这段音乐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乐观而又风趣的售货员。 (2) 这个山村的交通很不发达,路肯定是坑坑洼洼的,自行车没法骑,那 肯定是用担子挑。 (3) 学生学挑担子动作,相互观摩研究,掌握方法。 (4) 音乐声中有节奏的律动。 (5) 哼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