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188196

1.1 地球和地球仪 第一课时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仪 课件(共27张PPT内嵌视频) 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

日期:2024-06-08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1次 大小:2132034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地球仪,地球,PPT,人教,学期,地理
  • cover
(课件网) 与同学们谈地理 地理课堂要求 课前准备:书、黑红笔、学案、练习册 课堂要求:记笔记,圈画重点 课代表:1、课前找我取当天的学案,询问上课内容,督促课前复习 2、当天课上完,收齐学案,放我办公桌 小组长:负责保管好上课要用的器具如地球仪,下课统一交给课代表 同学们:上课认真听讲,坐姿端正,不打闹说笑,有问题举手,不问与上课无关的问题;作业认真完成,课后认真复习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不规则球体 人们是怎样认识到地球是一个球体的呢?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活动:阅读课本,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① ③ ② ④ 天圆地方 太阳和月亮 麦哲伦环球航行 地球卫星照片 古代人由于活动范围狭小,往往凭自己的直觉认识世界,看到眼前的地面是平的,就以为整个大地也是平的,并且把天空看作是倒扣着的一口大锅。我国古代有“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说法。 天圆地方 主观臆想 太阳和月亮 后来人们根据太阳、月亮的形状,推测地球是个球体,于是就有了“地球”的概念。 观察推测 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 1519-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实践验证 地球卫星照片 20世纪,人类进入了太空,从太空观察地球,并且从人造卫星上拍摄了地球的照片,确证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确证 天圆地方 麦哲伦环球航行 地球卫星照片 主观臆想 观察推测 确证 实践验证 根据太阳和 月亮的形状 思考: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有哪些? 海岸观船 海岸观船 月食 登高望远 登高望远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 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 最大周长(赤道)约4万千米 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活动 1、从人们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2、用你学校中熟悉的事物作比较,感受地球的大小。 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约相当于_____个足球场的总面积(足球场面积约7000平方米) 最大周长4万千米 约相当于_____个400米跑道的总长 72857142857(728亿) 10万 逐步提升的、不断进行科学探索的过程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观察思考: 1.什么是地球仪? 2.地球仪与地球真实的原貌有什么不同? 3.找一找地轴、南极、北极、经线和纬线。   1.定义:地球仪是地球缩小了的模型。 地球太大了,为了便于看到它的全貌,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1.地球仪是地球缩小的模型。 2.用不同的颜色、符号、文字等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流国家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等 3.在地球仪上,有一些地球上实际没有的地理事物。如经纬网、地轴等。 2.地球仪与地球的不同之处: 地轴 北极星 北极点 南极点 地球仪上的点和线 经线 赤道 纬线 横纬竖经 不存在 拨动地球仪,可以看到它是绕着一根轴转动的。这根轴代表 。事实上,地球并不存在这根轴,它是人们 。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叫 。其中,对着 方向的点叫北极,它是地球上的 。与北极对应的点叫南极,是地球上的 。 地轴 假想的轴 两极 北极星 最北点 最南点 地轴 北极 经线 纬线 南极 作业: 1、制作简易地球仪 材料不限,乒乓球、橡皮泥等 2、练习册 周一交 综合建模 地球和地球仪(一) 地球 形状:不规则球体 大小 平均半径:6371千米 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地球仪 点:极点 线:经线纬线 当堂检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