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191259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培优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8次 大小:2943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培优
  • cover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培优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 1.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习题题。 未长成的蝉的地下生活,至今还是个秘密。不过在它来到地面以前,地下生活所经过的时间我们是知道的,大概是四年。以后,在阳光中的歌唱只有五星期。 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xiǎng 乐,这就是蝉的生活。我们不应当讨厌它那喧嚣的歌声,因为它掘土四年,现在才能够穿起漂亮的衣服,长起可与飞鸟匹敌的翅膀,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中。什么样的钹声能响亮到足以歌 sòng 它那来之不易的霎那欢愉呢?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钹声( ) 沐浴( ) xiǎng乐( ) 歌sòng( ) (2)语段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正确的写法是“_____”。 (3)请把画线句改成反问句,不得改变句子原意。 _____ (4)上面的语段出自《_____》,此书堪称_____ 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有“_____ ”的美誉。除了蝉,作者还写了很多可爱的昆虫,如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的_____,在作者的笔下,它像个吝啬鬼。 2.选择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按辔(pèi) 畎亩(quán) 穷匮(kuì) 恹恹欲睡(yān) B.荷担(hè) 山涧(jiàn) 嗟叹(juē) 丈夫之冠(guàn) C.发簪(zān) 魁父(kuí) 拂士(bì) 山北之塞(sè) D.智叟(sǒu) 始龀(chèn) 箕畚(bèi) 动心忍性(rěn) (1)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潇洒 繁殖 张目结舌 无动于衷 B.忧患 帐蓬 触目伤怀 旁逸斜出 C.濒临 提携 深恶痛疾 自出心载 D.宽恕 俯瞰 磨肩接踵 妙手偶得 二、文学积累 (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2)陶渊明的《饮酒》(其五)中表明诗人能够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生活的诗句是:,。 (3),。夕阳西下几时回?(晏殊《浣溪沙》) (4)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一诗中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以及城内将士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情形的诗句是:, 。 (5)默写杜牧的《赤壁》。 ,。 ,。 三、名著阅读。 我很清楚地知道,萤火虫的光亮产生于它的呼吸器官。世界上有一些物质,当它和空气相混合以后,便会立即发出亮光,有的甚至还会燃烧,产生火焰。此等物质被人们称为“可燃物”。而那种和空气相混合便能发光或者产生火焰的现象,则通常被人们称作“氧化作用”。萤火虫能发光,便是这种氧化作用的一个很好的例证。萤火虫的灯就是氧化作用的结果。那种形如白色涂料的物质,就是经过氧化作用后剩下的物质。氧化作用所需要的空气,是由连接着萤火虫的呼吸器官的细细的小管提供的。至于那种发光物质的性质,至今尚无人知晓。 (节选自《昆虫记》,有改动) (1)阅读选段,将下列信息补充完整。 萤火虫的光亮产生于它的呼吸器官,是由连接着萤火虫的_____的细细的小管提供的空气与萤火虫体内的“_____”混合,发生“_____”,从而产生光亮。 (2)[整本书阅读] 阅读选段,结合原著内容说说你所体会到的法布尔的精神。 _____ 四、综合性学习 二十四节气是有关农事季节与气候变化规律的丰富经验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班级开展以“天地有节,风雅中华”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结合下列材料,完成以下三个任务。 材料一: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一般在公历每年2 月3-5 日,“立”就是“开始”的意思。自秦代以来,我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春代表着生长不息,耕耘播种,代表着生命的绽放,俗语说“一年之计在于春”,说明了立春的重要性。古籍《群芳谱》对“立春”的解释为:“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也。” 材料二: 俗语说“两春夹一冬,黄土变成金”。由于2023 年有一个闰二月,所以在2023 年2 月4 日(农历2023 年正月十四)、2024 年2 月4 日(农历20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