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194027

1.1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课件(35张)-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日期:2024-06-16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6次 大小:181838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会的,学年,中国特色,必修,统编,政治
  • cover
(课件网) 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 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第三课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第四课 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完成开天辟地的救国大业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921.7-1949.10) 实现改天换地的兴国大业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0-1978.12) 创造翻天覆地的富国大业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978.12-2012.11) 开启惊天动地的强国大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2012.11-今 ) 站 富 强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必修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全书的主线: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与趋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1.1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1、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人类社会发展进程是怎么样的(从……社会到……社会)?你知道其中哪几种社会形态属于阶级社会吗? 思考 2、请根据课本P66“结语”的第一、二段内容回答:决定着社会形态依次形成和更替,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因素到底是什么呢? 3、你以前在政治课或历史课上有学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吗?你是如何理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这一规律决定着社会形态的依次形成和更替,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 生产力 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 劳动者 生产工具 劳动对象 生产资料 生产资料所有制 产品的分配形式 人与人的关系 决定 反作用 加工 上层建筑 意识形态 制度、机构 决定 反作用 生产关系 生产中形成的社会关系 经济基础 利用 利用 加工 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是衡量社会进步与否的标准 (基础) 主导作用,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 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生产资料:劳动者进行生产时所需要使用的资源或工具。一般可包括土地、厂房、机器设备、工具、原料等等。 劳动对象:指在劳动中被采掘和加工的东西,可以是自然界原来就有的如地下矿石,也可以是加工过的原材料如钢材等。 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石器—铁器—机器—机器人 ) 生产力:是指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 生产关系: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关系。 经济基础:指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指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哲学、艺术、宗教以及与之相应的政治法律机构、制度等。 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 学习目标 1.知道原始社会是人类发展的最初阶段、最低阶段; 2.知道原始社会没有剥削和压迫; 3.背诵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 4.能够表述阶级和国家的产生; 5.背诵奴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6.背诵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 边看图片边记载关键信息,结合教材,概括图片中这一社会形态最接近教材中哪种社会形态,并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概括其主要社会特征。 原始社会 生产力 石器 生产力极低 生产关系 所有制 共同占有 分配方式 人的关系 共同劳动 平均分配 上层建筑 氏族议事会 (推举氏族长和 军事首领) 氏族制度 决定 人人平等 原始社会生产力: 旧石器时代:人们主要靠采集天然食物为生 新石器时代:人们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生产者,出现原始农业和畜牧业 结论:劳动者技能低下,主要生产工具是石器,极其简陋,劳动对象范围有限 ———生产力非常低下 一、原始社会的基本特征及演进———小结 原始社会的基本特征: ①生产力:石器(旧石器—>新石器) ②生产关系的特点: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共同劳动、平均分配劳动产品;平等互助关系。 ③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