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196007

第5课 从三国鼎立到南北朝对峙 教案 2023-2024学年中职高一上学期高教版中国历史全一册

日期:2025-11-22 科目:历史 类型:教案 查看:96次 大小:2374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中职,中国历史,高教,学期,高一,学年
  • cover
长沙职业学校教案 授课题目 从三国鼎立到南北朝对峙 授课时间 第 8 周 周 三 第 5 节 课次 1 课程类别 理论课 实训课 理实一体课 课时安排 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我国古代重要历史人物曹操、诸葛亮,区别文学描写和历史原貌之间的关系;了解“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等基本史实;了解南北朝对峙的基本史实。 2、情感目标:了解南北朝分裂对峙之时,一些促使国家统一的因素也在发展并逐渐成熟起来,从而清楚地认识: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教学重点 归纳秦汉两朝灭亡的原因并概括其异同之处,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 教学难点 秦汉建国后的统治措施对比。 教学方法 借助丰富生动的历史故事,展示、演绎秦汉的更迭过程。让故事激发学生兴趣,使知识生动化、形象化,加深学生的认识与理解。难点问题,小组讨论、教师讲解相结合,重在学生的合作探究,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大胆表达。能想、敢说,在交流中理解和运用知识。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内容安排 旁注 【复习提问】 【新课讲授】 一、故事导入: 导入新课: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兼并激烈,人民流离失所。曹操的《蒿里行》形象地概括了这一时期的社会情况:政治上军阀割据,百姓生活民不聊生。那么,何为军阀呢?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识 (一)曹操统一北方 1. 袁绍和曹操 军阀是指拥有军队,割据一方的军人集团。为何会出现军阀呢?在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掌握地方政权的豪强地主开始变成了割据一方的军阀。农民起义被镇压后,这些军阀之间长期争夺,出现了军阀混战的局面。那么,当时在北方主要有哪几股势力,各自情况如何呢? 袁绍出身于世家大族,在军阀混战中,利用自己的地位和势力,成为当时最大的军阀,占有今河北、山西和山东东部,兵多粮足,有十万兵力。曹操在镇压黄巾起义中,不断发展自己的力量,占据河南一带,实力也在不断增强。 200年,袁绍率十万大军进攻曹军,主力直逼曹军所在地官渡。曹军只有三四万人,双方交战互有胜负。后来,曹操采纳谋士的意见,袭击袁军屯粮处,火烧全部粮草。袁军军心动摇,曹军趁机进攻,大败袁军。袁绍带领数百骑兵逃回河北。 2. 官渡之战 200年,曹操和袁绍决战官渡,这是一场以少胜多的典型战役。袁绍以十万大军对战两万人组成的曹操军队,但是他刚愎自用,骄傲轻敌,相反曹操能够采用正确的战术,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因此曹操在此战中大获全胜。这里有一个小故事叫作曹操赤脚迎许攸,袁绍谋士许攸因向袁绍献偷袭许都之计不成,且在河北的家眷犯法被抓,心生不满,而来投奔曹操,献计让曹操偷袭乌巢。曹操大喜,赤足出迎,之后亲率精锐步骑五千人,军队秘密行军,换袁军军装连夜从小路偷袭乌巢。曹操军至乌巢,命四面放火,袁军大乱,之后袁军主力丧失殆尽。 (二)赤壁之战 随后,曹操开展一系列军事行动,基本统一北方。那在统一的道路上,他面临的新敌人是谁呢?刘备,字玄德,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刘备是汉朝的宗室,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他为人谦和、礼贤下士,宽以待人,志向远大,知人善用,素以仁德为世人称赞。他手下有关羽、张飞两员大将,又三顾茅庐邀请了卧龙先生诸葛亮,诸葛亮向其提出,要想在此乱世中有所作为,就需携手联合孙权共同抗击曹操。 孙权,字仲谋,今浙江富阳人,三国时代东吴的建立者,据说是孙武的后裔。幼年跟随兄长孙策平定江东,孙策英年早逝,孙权继位为江东之主,他任贤用能,挽救了江东危局,保住了父兄基业。 208年,曹操与孙权、刘备联军对垒于赤壁,孙、刘以少胜多,曹操退回北方。赤壁之战促成了三国鼎立格局的初步形成。 (三)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220年曹操病故,其子曹丕废汉献帝,自立为帝,国号魏,定都洛阳,史称曹魏。第二年,刘备在成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