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沙职业学校教案 授课题目 秦朝大一统格局的建立 授课时间 第 3 周 周 三 第 5 节 课次 1 课程类别 理论课 实训课 理实一体课 课时安排 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观察时间轴、结合秦朝疆域图及其历史线索的梳理回顾秦朝的历史格局;结合秦的统一,能够正确认识秦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秦末农民起义中认识到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 2、情感目标:认识秦实现大一统的意义,形成对祖国的认同感和正确的国家观。 教学重点 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及影响 教学难点 专制主义集权制度的概念、政策措施,并具体分析其历史作用与影响 教学方法 通过学生表演课本剧,直观展现当时的历史,并引导学生带问题思考,寓教于乐,更重要的是掌握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学方法。 ②阅读法、讨论法、绘制示意图法。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内容安排 旁注 【新课导入】 复习旧知,“战国七雄是指哪几个诸侯国?后期哪个国家实力最强 ?战国时期为什么秦国由弱变强了”启发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学生答案的基础上,逐步引入新课。 【新课讲授】 一、秦王扫六合 秦灭六国:讲述秦王嬴政灭六国的经过,并配合电脑演示,按顺序逐一让六国从地图上消失.以此帮助学生理解秦统一的策略“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含义。强调秦朝统一的时间、都城。 提问:秦统一的历史意义学生讨论后回答 第二部分: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通过设置完成标题填空的方式,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突出教师主导的作用。 (一)至高无上的皇权 讲解皇帝称号的来源,并对秦始皇画像进行描述,让学生直观体会到秦始皇皇权的尊贵和不可僭越,从而得到对皇权的定位———至高无上。 引出“君主专制”的概念 (二)初成体系的中央官制 学生阅读课本,找到秦朝中央官制的设置,在老师的帮助下列出中央官僚机构图,了解“三公九卿”制度的结构和特点。最后完成对秦中央官僚制度的认识———初成体系。 (三)全面推广郡县制 由学生表演课本剧,从中得到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区别认识到秦始皇推行郡县制的原因,以及了解秦朝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僚机构,概括秦将郡县制作为地方政治制度的特征———全面推广。 引出“中央集权”的概念 讨论:秦始皇的功过。 (一)功:1.统一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的分裂割据,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首次大一统的局面。 2.建立了一整套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国家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书同文,车同轨。这些措施促进了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 4.修万里长城,对防止匈奴南下有一定作用。 (二)过:1.“焚书坑儒”给我国古代思想文化造成了巨大损失。 2.修万里长城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结论:功大于过。 练习:假如你是秦始皇,如何治国?请根据所学知识,写几点治国措施。 提示:1.儒家、墨家观点:仁政、兼爱、非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以德治国;2.道家观点:无为而治,任其自然的消极治国; 3.法家、兵家观点:加强法制建设,以法治国;加强人民军队建设,巩固国防。 第三部分:对中央集权制度的认识 通过总结前面具体知识的学习,学生对从中央到地方,中央内部皇权与相权之间的关系有个大体的了解。 小组讨论,解决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之间关系的问题,明确概念之后,进入正式的认识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这一环节。 引导学生对课本学思之窗等小字部分的阅读,然后直观打出多媒体的图片、材料,由同学讨论、总结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这一政治制度带来的影响。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升华主题,看清历史的真相。 最后进行课堂小结,引出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高峰时期,是同学们在时间观念有大致的认识。 创设情境、故事导入 课堂小结 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