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授课题目 汉朝大一统格局的巩固 授课时间 第 7 周 周 三 第 5 节 课次 1 课程类别 理论课 实训课 理实一体课 课时安排 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汉朝为巩固大一统采取的措施,能简单介绍张骞出使西域的背景、过程和意义,能简单介绍汉代在医学、科学和史学方面的具体成就。 2、情感目标:认识政治、经济、文化、对外交往、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发展对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 归纳秦汉两朝灭亡的原因并概括其异同之处,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 教学难点 秦汉建国后的统治措施对比。 教学方法 借助丰富生动的历史故事,展示、演绎秦汉的更迭过程。让故事激发学生兴趣,使知识生动化、形象化,加深学生的认识与理解。难点问题,小组讨论、教师讲解相结合,重在学生的合作探究,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大胆表达。能想、敢说,在交流中理解和运用知识。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内容安排 旁注 【复习提问】 1、秦是怎样灭亡的,为什么? 2、西汉是怎样建立的? (生积极举手回答) 3、上节课学习的成语有哪些? (投影示答案) 练习:公元前--年--建立汉朝,定都--,历史称为西汉。 【新课讲授】 一、故事导入: 刘邦建立汉朝,在朝中正在设庆功宴和大臣们谈笑风声,正在谈论他们与项羽成败的原因(看书中的导语栏)那么,刘邦又是怎样统治汉朝的呢?俗话说,打天下容易,守江山难啊。他们正面临着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是如何解决的?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大一统的汉朝(板书课题)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识 出示教学目标 生阅读课文 、文景之治 师:西汉建立后,面临着一种什么样的经济? 生答 (投影)民失作业,而大饥谨,…… 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师:汉初这样一片经济萧条,国家贫困的荒芜残凉的景象是怎样形成的?(引导生回忆课文寻答案)秦的暴政,秦末长期的战乱 师:如果你是汉高祖,面对如此局面,你会怎么做呢? 生:(思考后回答,还可参看第一自然段回答) 师:汉高祖从秦朝灭亡吸取了深刻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到汉文帝、汉景帝时期社会安定,百姓富裕,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的统治称为文景之治,请迅速阅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找出文景之治的措施。 生:(速读课文后回答,培养其阅读归纳能力) 投影示:文景之治的措施: 1、奖励耕作 2、提倡节俭 3、“以德化民” 师:文景之治为汉朝的大一统奠定了物质基础。 (二)汉武帝的大一统 (投影示):汉武帝的剧照《大汉天子》中的 师:这是哪部电视剧的剧照,中国历史上这么多皇帝为什么要拍他,你通过电视、上网、看书知道哪些和汉武帝有关的故事? 生:积极发言,讲述汉武帝的故事 师:汉武帝16岁即位,在位54年,他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汉家声威震慑欧亚大陆,使西汉达到了鼎盛时期,可以这位功勋卓著的大汉天子内心充满了烦恼。 (投影示)汉武帝的叔叔梁五出行,千乘万乘和天子一样威风的他自制万箭数十万,府库的珠子、宝器多于京师。 师:思考汉武帝有何烦恼呢? 生:王国势力强大、威胁,汉武帝的统治。 师:西汉建立初年,汉高祖为了笼络人心实行分封制,分封了很多诸侯王,西周也使用过分封制,开始有用,但最后随着社会发展,出现诸侯争霸战争,周天子地位一落千丈。下面请大家为汉武帝排忧解难,制订解决王国问题方案。 (投影示) 活动要求 活动内容:制定解决诸侯国问题的方案 方式:以4人一小时讨论 要求: 1、选出一名小组长,小组长负责组织、督促本组同学发言 2、推选一名记录员,记录本组方案 3、讨论协商时间约5分钟 4、活动结束后,小组代表本组方案,陈述时间不超过2分钟 生:(各级发言,积极参与活动) 师:下面请小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