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207922

5.明暗与立体的表现 教案

日期:2025-04-04 科目:美术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8次 大小:2099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明暗,立体,表现,教案
  • cover
《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教学方案 教材解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懂得写实素描石膏几何体写生的意义。了解物体在光的照射下,会产生深浅不同的明暗关系。把这种关系画出来,就能表现具有立体感的物体。 教学目标 1.了解明暗色调的形成以及物体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方法,知道利用明暗色调是表现物体立体形象是素描的一种基本方法。 2.通过学习、观察、实践、体会明暗的规律,运用不同的明暗色调表现技能,尝试创造出有立体感的素描作品。 3.增强学生的创新欲望和创作知识,表达自己的感情,提高审美情趣,感受素描艺术独特的魅力和美感。 教学重点 认识明暗形成的基本规律和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多种明暗的表现方法表现物体的立体感,教会学生如何利用明暗色调来表现物体的立体感、空间感,提高学生的观察、创新、设计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范画、石膏几何体、台灯、陶罐静物等。 学生准备:素描纸、铅笔、橡皮、画板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出示素描作品。 师:观察一下,这几幅画有什么特点?对,这些作品都是用明暗造型方法表现的石膏体。那么今天我们就跟大家来共同学习新的一课“明与暗”。 2.出示课题《明暗与立体的表现》。 【设计意图】根据图片导入,让学生在对比和思考中进入学习。 二、探究结构启发构思 (一)明暗的形成 教师:“先来看看明暗是怎样形成的”。 1.小实验: 教师拿出一张白纸,请同学们看这是一个只具有长和宽的二维平面,接着老师将纸卷起,在右侧打了一束光,请学生观察“除了纸张变为具有长宽高的三维立体外你还看到什么变化 ”学生说色调也发生变化,出现了明暗对比。因此学生得出结论:光线照射在物体上会形成明暗对比。板书:光线 2.看图总结 仅仅光线照射才能形成明暗对比吗?从以下这幅图中你还能发现什么? 学生总结:物体自身颜色深浅也能产生的明暗对比。板书:固有色 【设计意图】对于明暗形成的原因我采用了小实验和看图探究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总结,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印象。 (二)明暗变化规律 教师:“了解了明暗形成的原因,下面让我们一起探究明暗变化的规律吧。” 1.光线越远、越弱,明暗对比越弱,反之,光线越近、越强,明暗对比越强。 2.在恒定光线下,受光的面会比较亮,就把它叫做亮面,背光的面由于受不光照比较暗,就把它叫做暗面,平行于光线的面介于亮暗之间,就叫做灰面。这就是常说的三大面。(板书:三大面) 【设计意图】对于明暗形成的规律如果由老师直接讲会比较枯燥,所以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四人小组探究和并通过竞赛的方式,这样得出的结论会让他们更好的理解,也利于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小练习:自我检测看图判断光源方向及指出物体的三大面。 教师启发学生说出光源方向及物体的三大面的位置,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说明如果对三大面细分可以分成五调子,启发学生分析反光及明暗交界线形成的原因。 总结出:立体感产生的原因:三大面五调子(三大面:亮、灰、暗,五调子:亮、灰、暗、明暗交界线、反光) (三)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方式 教师:如果我们将这三大面五调子的关系表现出来,物体就会塑造的富有立体感了,那到底如何来表现呢? 请同学上黑板在画好的圆柱体中试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出三大面来。 两名学生在黑板上画,其余学生观看并在老师的启发下思考。 【设计意图】以上内容环环相扣,由明暗规律总结出三大面五调子又带出表现的方法,让学生在边练边学中思路一直处于集中状态,在学生上黑板绘画的过程中教师不断地提醒下面学生注意看黑板上学生表现明暗用到的方法,并启发学生如果由你表现你还能用什么方法。 教师依图讲解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方式。(在看图时教师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