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208720

第4单元 自转与公转 4.1 白天与黑夜 (课件)(共15张PPT)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

日期:2024-06-26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76次 大小:338500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科学,六年级,青岛,PPT,15张,课件
  • cover
(课件网) 第4单元 自转与公转 4.1 白天与黑夜 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地球自西向东围绕地轴自转,形成了昼夜交替与天体东升西落的现象。 (2)知道地球自转轴(地轴)及自转的周期、方向等。 科学探究目标 (1)基于所学知识对昼夜交替现象做出假设性解释。 (2)会做昼夜交替的模拟实验。 (3)尝试从不同的视角想象昼夜交替的各种可能情形并设计、完成模拟实验,以及对昼夜交替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 科学态度目标 (1)对地球自转和昼夜交替现象表现出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 (2)敢于大胆想象,乐于合作交流。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到人类对日地运动关系的好奇心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影响着社会发展。 教学目标 谈话引入 “昼”和“夜” 人们习惯把白天叫“昼”,把夜晚叫“夜”。昼夜交替的现象每天都在上演,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现象,它是如何产生的呢? 昼夜交替现象的成因 列举能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情形 ①有规律地点亮和熄灭手电筒,会在地球仪上产生有规律的昼夜交替的现象。 ②手电筒绕地球仪转动,地球仪上会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 ③保持手电筒的光照射球体,转动地球仪,会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 ④保持手电筒的光照射球体,转动地球仪,同时地球仪也绕手电筒转动,会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 ⑤保持手电筒的光照射球体,地球仪绕手电筒转动,会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 昼夜交替现象的成因 排除模拟实验中不符合实际的情形 ①有规律地点亮和熄灭手电筒,会在地球仪上产生有规律的昼夜交替的现象。 不符合实际 ②手电筒绕地球仪转动,地球仪上会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 不符合实际 ③保持手电筒的光照射球体,转动地球仪,会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 符合实际 ④保持手电筒的光照射球体,转动地球仪,同时地球仪也绕手电筒转动,会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 符合实际 ⑤保持手电筒的光照射球体,地球仪绕手电筒转动,会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 不符合实际 昼夜交替现象的成因 明确昼夜交替现象形成的过程 昼夜交替是一个动态的变化,它是由地球自转形成的。 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由于地球的自转,地球的一面被太阳光照亮时,另一面就处于黑夜。因为地球自转一周约24小时,所以昼夜交替的周期也就是24小时。 地球是怎样自转的 探究地球自转的特点 当我们向某个方向运动的时候,周围那些原本不动的景物在我们眼里也动起来了,而且它们运动的方向和我们运动的方向是相反的。 设想一下,如果地球是一个大转椅,我们“坐”在这个“转椅”上,随着地球的自转而转动,看到太阳东升西落,即自东向西运动,那地球的自转方向是怎样的呢? 地球是怎样自转的 探究地球自转的特点 地球在始终不停地绕着一根假想的轴转动,这根假想的轴叫地轴。 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叫自转,约24小时自转一周。 地球在绕假想的地轴旋转,地轴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当我们面向北极星观察时,会发现北极星的位置基本不变,附近的星会绕它逆时针旋转。 地球是怎样自转的 了解人们认识地球自转的过程 关于地球和太阳的运动,“地心说”和“日心说”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地球是怎样自转的 了解人们认识地球自转的过程 傅科用非常巧妙、简洁的方式证明了地球的自转。 每天白天和黑夜的时间是否一样长? 拓展活动 白天和黑夜的时间长短与什么有关呢? 昼夜交替的时间变化有什么规律? 总结 地球自转 地球自转 引起的现象:昼夜交替、星体东升西落 地轴:假想轴 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24小时 (1)填空题。 ①昼夜交替现象是由( )形成的。 ②地球始终不停地绕着一根假想的轴转动,这根假想的轴叫( )。地轴始终指向( )附近。地球绕地轴( )转动叫自转,约24小时自转一周。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