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210328

高教版《数控加工机械基础》齿轮几何计算教学设计

日期:2025-09-19 科目: 类型:教案 查看:99次 大小:17445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高教,数控加工机械基础,齿轮,几何,计算,教学设计
  • cover
教学设计 授课教材 《数控加工机械基础》高教版 教学课题 齿轮“相亲会” ———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主要参数及几何尺寸计算 设计理念 《数控加工机械基础》这门课是中职数控机械专业的一门综合性的基础学科,为本专业学生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提供了基础理论,属于专业理论课。如何通过联系实际来学习理论知识是个值得探讨的课题。按照以往的教学设计,一般都是“先学习理论知识后解决实际问题”,衔接“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的是“教师讲授”。学生的主体性体现不出,兴趣不高。 本次课在“做中学、做中教”教学理念指导下,变原来的教学方法为“先给出实际问题再学习理论知识”,衔接“实际问题”和“理论知识”是“动手操作”。虽然只是小小的顺序变化,但让学生带着任务、带着问题在动手操作中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很好的发挥了不同学生的潜能,使每个学生都能不同程度地展示自己的能力。 教材分析及处理 本课题选自《数控加工机械基础》新教材项目三课题一任务三之“认识齿轮传动”,齿轮传动是机械传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内容对齿轮制造、安装和使用非常有用,和学生的职业生活密切相关。我在这个课题的教学中,用实际问题导入,通过测量齿轮尺寸来掌握几何尺寸计算及正确啮合条件。 学情分析 优势:本课的教学对象为机械专业高二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而且已经会用游标卡尺,具备测量技能。因为大多是男生,对机械实际操作有兴趣(天性吧!)。 劣势:学习理论知识积极性不是很明显,(因为本身就是因为不善于学习理论知识才会到职高学习的),学习自觉性较弱;逻辑思维能力不好,数学基础差。缺乏自信心。 学法指导 学法指导的立足点是从“学会”提高到“会学”和“乐学”的高度上来,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根据学情分析,确定了如下的学习方法:听课+操作(测量尺寸)+自主学习法→学习理论知识因为学习自觉性较弱,所以教师要讲授必要的基本知识。利用他们的优势,进行探究(测量几何尺寸)。有了兴趣和一定的基本知识后,进行自主学习,最后完成任务。 课堂教学结构 由学、认、测、算和配五个部分组成,分解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 学一学:主要参数→认一认:部位名称及符号→测一测:某些部分的尺寸→算一算:其他部分的尺寸→配一配:正确啮合条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熟悉渐开线齿轮各部分的名称;2、掌握齿轮主要参数、几何尺寸计算;3、掌握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啮合条件。 能力与情感目标 1、运用计算公式;2、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引导学生参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体验成功的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合作意识和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 1、几何尺寸的计算2、正确啮合条件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循序渐进法 教学用具 直齿标准齿轮(模数、齿数配备不同)、游标卡尺(三角板也可) 教学过程分解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旧课5min 提问:齿轮传动的特点?识图:齿轮传动的类型,学生回答后用PPT展示齿轮传动分类。 思考并回答 复习齿轮传动特点时,用了动画配合,吸引学生眼球。复习传动类型用识图的方法,增大参与面 任务引入3min 明确本次课学习内容a.渐开线齿轮各部分的名称;b.齿轮主要参数、几何尺寸计算;c.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啮合条件.布置任务:每人一个齿轮,你有齿轮传动中的一个齿轮,如何找到与之配对的另一个齿轮?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可以完成任务 明确学习内容和任务,并观察手中的齿轮,思考老师的任务 直接给出本次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心中有数。2、任务引入,使学生在情景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