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218546

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 课件

日期:2024-06-0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6次 大小:356879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4课,文艺复兴,运动,课件
  • cover
(课件网) 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 第五单元 走向近代 1.了解文艺复兴的原因和经过;掌握文艺复兴的实质和指导思想。2.掌握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学习他们敢于追求真理、勇于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 学习目标 自14世纪中叶起,欧洲发生了一场思想文化运动。这场运动起源于意大利,传播于欧洲,被认为是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这场运动就是文艺复兴运动。 文艺复兴运动 内容讲解 一、背景 材料一 14、15世纪,地中海沿岸的佛罗伦萨、热那亚、威尼斯等工商业发达的城市中,出现了雇佣与被雇佣的生产方式,从而在工场主和富商中产生了早期的资产阶级。 意大利商业城市———佛罗伦萨 ①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材料二 意大利……的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物质享受和优美的艺术欣赏,这就需要为他们服务的教师、医生、建筑师、艺术家等来为他们的现实生活增添乐趣。客观需要促使一种不同于封建文化的新文化产生并且发展起来。 ———摘编自《简明世界通史》 ②资产阶级反对教会,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享受现世生活。 宗教神学 人文主义 以人为中心 现世的享受 自由、平等 理性和科学 以神为中心 禁欲和来世 等 级 观 念 蒙 昧 主 义 二、核心思想: 人文主义 文艺复兴时期作品 中世纪时期作品 圣 母 像 人 神  材料 文艺复兴,从表面上看来,是欧洲思想文化界人士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运动。在他们心目中,古代希腊、罗马是欧洲历史上的黄金时代……因此他们怀着一种复古的心情去挖掘古代遗产,力图恢复古典文化艺术,使之“再生”。……但是,文艺复兴并非对于古典文化的“亦步亦趋”的简单模仿,而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创新,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 ———《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三、实质 实质: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文艺复兴是一场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 四、代表人物及作品 代表人物 国别 称谓 代表作 但丁 意大利 达·芬奇 意大利 莎士比亚 英国 文艺复兴的先驱; “文学三杰”之一 文艺复兴 “美术三杰”之一 著名文学艺术家 《神曲》 《最后的晚餐》 《蒙娜丽莎》 《哈姆雷特》 《罗密欧与朱丽叶》 但丁 青少年时期刻苦学习,博览群书,终成一位多才多艺,学识渊博的学者、诗人。他身为佛罗伦萨的行政官之一,因抵制教皇插手内政,遭到教皇迫害,被判终身流放,流落意大利各地近20年,《神曲》即为流放时所作。 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恩格斯评但丁 文艺复兴的先驱 教皇:“我生前曾身着尊贵的法衣。……我是如此贪婪成性……在人世我把钱财放进口袋,在这里则是把我自己打入恶囊。” 但丁:“因为你的贪婪使世界陷于悲惨,把好人蹂躏,把恶人提升……你们把金银做你们的上帝……” “人的高贵,就其所完成的业绩而言,超过天神的高贵。” 文艺复兴“文学三杰” 彼特拉克 薄伽丘 但丁 达·芬奇 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达·芬奇 达·芬奇:意大利人,是文艺复兴鼎盛时期的著名画家和科学家。14岁时拜师学画,后来同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被誉为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三杰”。他广泛涉猎数学、物理、生物、解剖、地理、工程和军事等各个学科领域,是世界科学史上罕见的多才多艺的学者。被恩格斯称为文艺复兴时代的“巨人”。 《最后的晚餐》讲述的是耶稣被自己的门徒犹大出卖而被揭发时的紧张画面。画面展现了12个门徒或震惊、或愤怒、或激动、或紧张的神态。 从人物的活动、性格、情感和心理反应等特征上,深化了故事的寓意性,通过耶稣与犹大的冲突反映出人类正义与邪恶之间的对立。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中的人物神态生动、活泼,表情丰富、复杂,充分展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