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222716

(浙江杭州专用)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3(含解析)

日期:2024-06-27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1次 大小:116504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浙江,杭州,专用,备战,2024年,中考
  • cover
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浙江杭州专用) 第三模拟 (本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一、积累 运用(22分) 1.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希望青年教师成为打造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勉励青年劳动者“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鼓励青年志愿者“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鞭策青年官兵“争当训练尖子、技术能手、精武标兵”…… 习近平总书记谆谆话语、殷殷嘱托,指引新时代青年担起时代重任,为实现中国梦qiè而不舍、chí而不息地顽强奋斗。 (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谆谆话语( ) 殷殷嘱托( ) (2)根据拼音写汉字。 qiè而不舍( ) chí而不息( ) 2.人们常用十二生肖中的动物来比喻人,例如“千里马”比喻 ;“纸老虎”比喻外强中干的人;“替罪羊”比喻代人受过的人。2021年是辛丑年,生肖为牛,也常常用来比喻人。“孺子牛”本义是表示父母对儿女的过分疼爱。但鲁迅先生《自嘲》诗中有一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赋予了“孺子牛”新的精神内涵,后人们用“孺子牛”来比喻 的人。请再举出一个用十二生肖的动物比喻人的例子: 。 3.优美的古诗文是古代圣贤的智慧结晶,她以无尽的思想光辉指引我们前行。读下面语段,将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1)巅峰是永恒的追求:杜甫笔下有“ ,一览众山小”;王安石诗中有“不畏浮云遮望眼, ”;《观沧海》中,诗人登临碣石山,抒写阔达胸襟与远大抱负的诗句是“日月之行,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追求是永远的旋律: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落红不是无情物, ”,用比喻巧妙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仍然关心着国家命运,不忘报国之志,成为传世名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 ,病树前头万木春”,表现出遭贬谪后豁达的襟怀和积极进取的态度,给后人以莫大的启迪和鼓舞;《江城子·密州出猎》词中“ ,西北望,射天狼”则体现了苏轼为国效力抗击侵略的豪情壮志;“北定中原, , ”是诸葛亮报效国家的毕生追求。 4.请仿照画波浪线的部分,在横线处补写两个句子,使之与上文语意连贯。 开春两件事:种树和读书。种树,舒展筋骨,愉悦身心;读书,涵养性情,修持内心。种树是为了绿化大好河山;读书是为了培育精神绿洲。不种树,容易形成童山荒漠,如画的大地也因枯燥而单调;不读书, , 。种万棵树,可江山多娇,分外妖娆;读万卷书,可腹有诗书,不逊风骚!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组是( ) 中国古典美学讲和谐。_____,可高度概括为阴阳统一,刚柔统一。_____,而强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感统一。_____,所以又称之为“中和”,_____。_____,孔子观东流之水,喟然长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①这种和谐由于做到恰到好处②“中”,恰当之谓也③和谐不是同一重复,而是众多因素对立的统一④中华民族十分重视天人合一之美⑤这种统一不强调部分与部分或部分与整体之间的统一 A.③④⑤②① B.④①②③⑤ C.③⑤①②④ D.④⑤③②① 二、阅读(53分) (一)文学作品阅读(21分) 冷香记 崔曼莉 ①我第一次见到北方的雪时,像猫一样立在窗边,傻傻看了许久。 ②那雪花又白又大,羽毛一般在空中慢悠悠飘荡,忽而上,忽而下,不知有风还是无风,懒懒地翻了个身。每一片和每一片居然不挨着,好个鹅毛大雪啊。 ③莫以为我从江南来,没有见过世面。南京虽在江之南,却是每年都要下大雪的。 ④记得有一年雪灾,雪把奶奶院中的小厨房压塌了,屋檐下的冰凌一米多长,男生扔石头砸断了,掉在地上也不碎,冰莹透亮,如冰锥一般。 ⑤一路上学,男孩子们用冰锥边打边跑,我穿着秋裤、毛裤,毛裤外面套着棉裤,腿都抬不动了,可还是冷。你说怪不怪,那雪能压塌房子,却压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