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226505

1.1 地球的宇宙环境-高一地理上册同步课件(湘教版必修第一册)课件(共32张PPT)

日期:2024-06-24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8次 大小:8046929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课件,32张,一册,必修,教版,地球
  • cover
(课件网) 新湘教 必修一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必备干货 课标解读 1.能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会辨识天体类型和级别,记住八大行星排序及小行星的位置。 2.通过观察月相,了解天体运行规律。 3.通过分析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了解自然环境对人类的意义,树立人地协调观。 ①银河系与河外星系 ②太阳系与地月系 目 录 CONTENT 01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02 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03 特殊行星一地球 夏秋季节,无月的晴夜,我们仰望苍穹,在天空中可以看到一条气势磅礴的乳白色光带,犹如梦幻般的薄纱,天文学称之为银河。神秘的银河引发人们无穷无尽的遐想。直到望远镜问世,云雾状的银河才被分解为点点繁星;由于它们太密集,距离又遥远,所以肉眼望去就化为白茫茫的云雾状光带。恒星天文学创始人、英国天文学家威廉 赫歇尔(1738—1822)对恒星的分布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他认为,密集分布在银河中的无数恒星,连同散布在天空各方的点点繁星,包括太阳系在内,都属于一个庞大的恒星系统,并称它为银河系。 图1—1 银河(此影像为多次曝光而成,拍摄于智利) 1.议一议,我们所看到的银河是银河系的全貌吗? 不论我们位于地球上的哪个地点。都只能观察到银河系的一部分。具体的讲,由于银河系的半径为5万多光年,太阳系距离银河系约为2.6万光年,我们人类肉眼在天空各处看见的个别恒星全都是银河系的一部分,来自银河系这条带状弧上的光,都是源自银河系平面上肉眼不能解析的恒星和其他天体累积的光亮。 2.我国古代把银河叫做天河、银汉等,民间,还流传着牛郎、织女每年七夕在鹊桥相会的神话故事。白居易有诗云:“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七夕》)夏秋之交的黄昏,银河最为明显。观察银河,找到牛郎星和织女星,领会诗人描绘的意境。 在夜空中牛郎星和织女星位于银河两边,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将无生命的星空赋予了凄美的爱情故事,抒发了钟情男女的哀怨与离恨。 讲练结合 1.图中水呈现正球状是因为太空( ) A.高真空 B.微重力 C.强辐射 D.多陨石 2.图中返回舱表面有类似“烧焦”的痕迹,其形成原因类似于( ) A.彗星 B.流星 C.极光 D.卫星 3.中国探索火星的天问一号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神州系列飞船主要于酒泉发射,文昌和酒泉相比,建立卫星发射中心的优势是( ) A.纬度较低 B.天气晴朗 C.风力较小 D.海拔较高 答案:B B A 解析:1.太空中由于微重力使水滴呈现正球状,而地球重力会使其成为水滴状。 2.返回舱到达地面的过程中和大气摩擦生热燃烧,类似于穿过大气层的流星体;返回舱到达地面后成为地球的一部分,不再是一个单独的天体;极光是来自太阳的带电粒子流到达极地形成的现象。 3.海南文昌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可以助推发射,节省燃料,酒泉晴朗天气更多;海南四面环海,海风较大,海拔并不高,D错误。 点睛: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分别是:甘肃酒泉、山西太原、四川西昌、海南文昌。 知识拓展 牵牛星一般指牛郎星。 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1)古代“天圆地方学说”。 (2)公元2世纪,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建立“地心说”(符合直觉经验)。 (3)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日心说”。 (4)18世纪天文学家引入“星系。 (5)20世纪60年代以来,大型天文望远镜使用以及空间探测技术发展,使天文观测尺度逐渐扩展到200亿光年时空区域(已知宇宙、可观测宇宙)。 注:二分日和二至日皆就北半球而言 实践应用 (9页) 图1—2 中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探索宇宙 人类很早就开始关注天文现象,探索星空奥秘。先民们编织了许多美妙的星空神话,留下了大量观察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