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228958

【核心素养目标】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 第7课时 循环小数 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03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0次 大小:32865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核心,素养,目标,人教,五年级,数学
  • cover
第三单元 第7课时 循环小数 教学设计 学 校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学习目标 1.理解产生循环小数的原因,认识循环小数,并能正确运用循环小数表示商。 2.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认识循环节,能用简便记法表示循环小数。 3.初步认识无限小数和有限小数,掌握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之间的关系,能正确区分。 重 点 理解产生循环小数的原因,认识循环小数,并能正确运用循环小数表示商。 难 点 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认识循环节,能用简便记法表示循环小数。 学情分析 《循环小数》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小数除以整数、一个数除以小数及商的近似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概念较多,又比较抽象,是教学的一个难点。学生也已经初步掌握了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但是循环小数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没有相应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对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核心素养 把小数部分的位数是否有限进行分类,渗透分类思想。 教学辅助 教学课件、学习任务单、(若有教具等教师自行增加) 教学流程 学习任务一: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计算理解产生循环小数的原因,认识循环小数,并能正确运用循环小数表示商。 【设计意图:用有趣的故事和生活中的循环现象导入新课,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同时让学生初步感知“循环”与“无限”,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计算理解产生循环小数的原因,认识循环小数,并能正确运用循环小数表示商。】 情境导入,引“探究” 教师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了解生活中有哪些交替现象吗? 1. 学生自由回答自己的理解。 2. 学生汇报:昼夜的交替,四季的交替,还有其他大自然中的交替现象及对他们的理解。 教师总结:这样“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现象叫做“循环”,数学中也存在这样的现象。 知识链接,构“联系” 首先我们先复习一些对本节课学习知识有帮助的旧知识: 课件出示问题:1.按“四舍五入”法求出下列各数的近似数。 保留一位小数 保留两位小数 保留三位小数 4.537 19.765 0.848 2.计算下面各题,得数保留两位小数(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3.81 ÷7≈ 2.83×0.9 ≈ 提问:想一想:求积的近似数和商的近似数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学生独立计算。 汇报计算结果和发现。 新知探究,习“方法” 教师课件展示教材第33-34页例7情境图,提出思考问题,从图中你能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王鹏400 m用时75秒,他平均每秒跑多少米? 一、学生独立自学,教师观察指导。 1. 学生通过情境图的观察,找到有价值的数学信息和情境中的核心问题。 2.分析问题,思考:怎样列式解决这一问题? 3.用竖式计算这个算式,看在计算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 4理解产生循环小数的原因,认识循环小数,并能正确运用循环小数表示商。 二、学生发言,教师总结 1. 学生找到已知条件:已知:王鹏400 m用时75秒,他平均每秒跑多少米? 路程 时间 速度 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400÷75= 3.组织学生进行观察竖式,为什么不再算了?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充分交流 ①余数总重复出现25 ②商的小数部分总重复出现“3”。 ③永远也除不完,商是无限的。 4.提问:确实是就算继续除下去,也永远除不完。那我们该怎样表示400÷75的商呢? 5.可以用省略号来表示永远也除不完的商。 课件演示:400÷75=5.333… 学习任务二: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认识循环节,能用简便记法表示循环小数。 【设计意图:在“进一步认识循环小数”的“练一练”环节,学生通过对1.444是不是循环小数的辨析,已初步感知了小数位数的有限与无限。由简单到复杂的几个事例,让学生逐渐认识循环小数的特点。通过尝试归纳循环小数的含义,将学生的初步感知上升为理性认识。设计“练一练”,让学生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对比进一步认识循环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