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232085

6.1《芣苢》课件(共23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

日期:2024-06-0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9次 大小:8941866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23-2024,必修,统编,语文,高一,学年
  • cover
芣 苢 学习目标 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把握诗歌的内容。 培养学生结合注释,读懂诗歌的能力。 感受诗歌体现出来的劳动热情和欢欣,分析诗歌中蕴含的情感。 深入体会诗歌中劳动精神的内涵,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原本称《诗》,编成于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时期,共305篇,所以也叫《诗三百》。孔子将《诗三百》做为道德教育的教材,后来儒家学派把它当成经典,奉为“六经”之一,才称为《诗经》。 《诗经》广泛地反映了古代社会生活,富于写实精神,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诗经》 是西周时期各地的民间歌谣; 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 是统治者宗庙祭祀时的乐歌。 诗经六义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诗经———赋、比、兴 指出下列诗句分别运用了赋、比、兴的哪种手法?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兴 ———比 ———赋 ———兴 题目剖析 芣苢,车前草,春夏生长,遍布于荒野路边,其嫩叶可食,全草可入药,可以说是一种易得又多用的食物。 前人关于“芣苢”的解释: 《毛传》:芣苢,车前,宜怀任(妊)焉。 《别录》:车前养肺强阴益精,令人有子。 《陆玑疏》:其子治妇人难产。 吟诵诗歌 体悟劳动情景 学习活动 芣苢(fú yǐ) 《诗经·周南》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duō luō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jié xié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读译诗 芣苢 采采:茂盛的样子。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掇(duō):拾取,伸长了手去采。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袺(jié):一手提着衣襟兜着。 捋(luō):用手握物而脱取。 襭(xié):兜入衣襟扎并将衣襟系在腰间带子上。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薄言:发语词,无义,此处用于补充音节。 品析词句, 体悟劳动过程 学习活动 前人读《芣苢》这首诗说,“反复吟咏,自然生其气象。”读这首诗时,你的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象?请描述画面,再现劳动场景。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字 小篆 含义 采 有 掇 捋 袺 襭 分别找出两首诗歌中的动词,揣摩它们不同的意味。 六个动词写出劳动时的动作姿势,体现了劳动者收获不断增加的喜悦之情。 采摘 取得 获得 拾取 摘取 从茎上成把取下 提起衣襟兜东西 把衣襟掖在腰带上兜东西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描写出一幅怎样的图画? 人们呼朋引伴,一起去采芣苢。前两句表现出发时兴致盎然的样子,后两句则流露出将要采到芣苢时的喜悦心情。 “采”“有”,是对采集的一般性描述。 采摘前的喜悦图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描写出一幅怎样的图画? 具体描写用手摘取芣苢的动作。“掇”是用手指摘取嫩小芣苢,“捋”则是把长势茂盛的芣苢从茎上成把地取下。两个简单的字不仅写出了芣苢的不同长势,而且还使人想象出人们采摘时娴熟的技巧和忙碌的场景。 采摘时的竞技图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描写出一幅怎样的图画? 具体描写用裙襟兜取芣苢的动作。“袺”和“襭”两个字写出了人们采摘动作的敏捷灵巧。人们采摘芣苢越来越欢,越来越多,于是用裙襟来兜。 采摘结束时的丰收图 诗中的六个动词的顺序可以改变吗? 字 甲骨文/小篆 含义 纵观六个字,展现了什么劳动场景? 采 有 掇 捋 袺 襭 采摘 取得,获得 拾取 从茎上成把取下 提起衣襟兜东西 把衣襟掖在腰带上兜东西 采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