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234550

5.1 社会历史的本质 教案-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日期:2024-06-16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32次 大小:18209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政治,哲学,必修,统编,高中,社会
  • cover
5.1《社会历史的本质》教学设计 课型 新课 课时安排 1课时 授课对象 高二上学期学生 教材 分析 本课分为两目:“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以人类进化史为导入,通过揭示猿到人的过程中劳动所起的作用来讲述社会生活的本质上是实践的。因为劳动需要协作,从而产生了协作意识,说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但是,近代中国社会落后,却成了马克思主义的沃土。从而讲述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学情 分析 高中学生刚刚接触社会历史知识,对什么是正确的历史观充满好奇,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这种好奇,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理解观点,同时,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有限,需进一步耐心培养。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 认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科学精神: 科学认识社会历史的本质;正确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社会变迁的原因,把握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公共参与: 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教学 重难点 重点:社会历史的本质是实践的;社会存在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 难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教学 方法 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积极地把认知结构梳理出来,并在情境分析中落实教学重点和难点采用学生任务驱动法,演示法,讨论法,分组合作探究法进行。 新课 导入 播放视频《劳动与人类的诞生》 观看视频,议一议:为什么类人猿中,南方巧人最终成为人类的祖先,而鲍氏南猿却灭绝了?其中哪个因素最关键,产生了什么作用? 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劳动创造了人的生理结构,形成了手脚分工;使猿脑变成了人脑,形成了语言和意识;使人结成了社会联系,形成了社会关系。 新课 讲授 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1、劳动是社会历史的起点 (1)劳动创造了人,劳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 (2)劳动发展史是理解所有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人类历史是由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构成的历史。研究人类历史,就得研究人的社会实践。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生产实践 劳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主要是指生产物质资料的过程。 2.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研究范围:整个世界 历史唯物主义研究范围:人类社会 如果我们把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运用来观察社会历史领域里的问题,就表现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两种基本的历史观。 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含义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的物质生活过程,主要指物质资料生产方式,还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等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 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既包括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即政治、法律、道德、艺术、宗教等观点,也包括社会心理和自发形成的风俗、习惯,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 判断:下列分别属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是? 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 钓鱼岛 3. 按劳分配 4. 机器大生产 5. 抗疫精神 6. 自然地理环境 7. 中国梦 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②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2022网络热词: 摆烂、外卷、内卷、鸡娃、断舍离、心满离、穷叉叉、c位逆袭、针不戳、yyds、割韭菜、栓Q了…… 2023网络热词:显眼包、打工人、我太难、泰裤辣、哈基米、别和我谈理想,戒了……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①社会意识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