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236749

(福建专用)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3(含解析)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6次 大小:8498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福建,专用,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
  • cover
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福建专用) 第三模拟 (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 学习古诗文,我们感受到文人志士的真挚情怀。从“ ,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 ”我们感受了欧阳修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从“ , ,此事古难全”我们读出了苏轼对人生聚散合离的豁达;从“ , ”我们感受张岱之“痴”: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痴迷于高雅脱俗的情致。 我们也要学习历代文人志士的精神,如李白在《行路难(其一)》通过“ , ”,表达了坚定信心扬帆起航的勇气;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通过“ , ”,告诉我们事物新陈代谢的哲理。 2.班级组织同学们到圆明园瞻仰“三·一八”烈士纪念碑。活动前,班主任给同学们发了一封活动倡议书,以下是倡议书中的部分内容,请阅读后完成问题。 1926年3月18日,以北京大学生和中学生为主的2000多人的请愿团,向反动的段祺瑞执政府请愿。请愿队伍 (jìng)遭到卫队开枪射击,死伤四十多人。 如今,“三·一八”烈士纪念碑静静地(  )在圆明园内。这座纪念碑,和圆明园中那些知名的景观相比,实在是(  )。“三·一八”烈士的事迹,在当今也算不得妇 (rú)皆知,但他们反对卖国、气冲斗牛的呼喊声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学生铭记。当然,该纪念的不只有他们,还有无数为了祖国的命运 (lì)尽心血的英烈。清明祭英烈活动的意义是(  )的。在此,我们郑重倡议,每个同学都应怀追思之心,发扬和继承先烈的遗志,为民族复兴而奋斗。 (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相应的汉字(正楷字或行楷字)。 (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矗立 微乎其微 一目了然 B.屹立 微乎其微 不言而喻 C.矗立 微不足道 不言而喻 D.屹立 微不足道 一目了然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每个同学都应怀追思之心,继承和发扬先烈的遗志,为民族复兴而奋斗。 B.每个同学都应怀追思之心,继承和发扬先烈的精神,为民族复兴而奋斗。 C.每个同学都应怀追思之心,发扬和继承先烈的精神,为民族复兴而奋斗。 D.每个同学都应怀追思之心,发扬和继承先烈的品质,为民族复兴而奋斗。 3.在名著阅读活动中,请你结合对下面这句话的理解,按要求写一段心得体会,参与交流。 人生的意义就蕴含在这两个词里———希望和等待。[(法)大仲马] 要求:(1)从以下人物中选择一位来写:A.祥子(《骆驼祥子》),B.尼摩船长(《海底两万里》);(2)要结合作品内容来分析;(3)150字左右。 二、阅读(65分) (一)(6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潼 关 谭嗣同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从视觉角度,以一种远景式的遥望,展现潼关一带苍茫雄浑的景象。 B.第二句从听觉角度渲染出寂寥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感伤的基调。 C.第三、四句写黄河浩浩荡荡以及潼关境域内山峦起伏,将写景与言情巧妙地结合。 D.诗人把自己的精神投射给高山、大河,这两个意象是其心态与胸怀的外化。 5.诗中的“犹嫌束”“不解平”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二)(16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群葩①当令时,只在花开之数日,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芙蕖②则不然。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迨③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自夏至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及花之既谢,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此皆言其可目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