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课改版八年级全册《第一章 常见的运动》章节练习 一 、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 1.(3分)为了让同学们养成关注生活的良好习惯,物理老师倡导同学们对身边一些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估测,以下是他们交流的一些估测数据,其中符合实际的是( ) A. 正常人的步行速度约4km/h B. 32寸彩电的功率约2.5W C. 洗澡水的温度约70℃ D. 一间教室里的空气质量约为1kg 2.(3分)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同学们在家收看“空中授课”时,以下有关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不同老师教学时说话声音音色不同 B. 增大音量提高了声音音调 C. 关上窗户可以防止外界噪声的产生 D. 授课老师的声音不是由振动产生 3.(3分)如图所示是同学们自制一件小乐器,在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瓶中装有不同高度的水,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击个玻璃瓶,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声音的不同。 A. 振幅 B. 音调 C. 音色 D. 响度 4.(3分)铸剑师用如图所示的较厚的刻度尺测量玄铁的长度,其中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A. B. C. D. 5.(3分)把频率为的音叉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示波器,示波器展现的波形如图甲所示。若把频率为的音叉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同一设置的示波器,其波形可能是 A. B. C. D. 6.(3分)小明在班里举办的小型音乐会上,用“水瓶琴”演奏了乐曲。如图所示,在个相同的玻璃瓶中装入不同高度的水,用小木棍敲打其中两个发出的声音,可能具有的相同的 A. 响度、音色 B. 音调、音色 C. 音调、响度 D. 音调、响度、音色 7.(3分)如图所示,是四个与声现象相关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甲图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 乙图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C. 丙图说明声音音调高低与振动频率有关 D. 丁图说明声音的响度大小与振幅有关 8.(3分)(2021 鄂州)如图所示是用刻度尺测长度的实验,所记录的测量结果正确的是( ) A. 5.7cm B. 5.65cm C. 3.65cm D. 3.6cm 9.(3分)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蝙蝠在飞行时发出超声波 B. 大象的语言对人类来说就是一种次声波 C. 地震、火山喷发、台风等都伴有次声波 D. 人们利用次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 10.(3分)下列声现象的叙述中与图中情景不相符的是( ) A. 拨动琴弦发出悠扬的琴声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 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越长,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 C. 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波传递信息 D. 北京动物园的“隔音蛟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7分) 11.(4分)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____,经过3.8s收到回声信号,海洋中该处的深度是____ m,应用该种方法____(能、不能)测月亮与地球的距离,其原因是____.(声音在海水中的速度1500m/s) 12.(5分)如图所示,改变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会使声音的_____发生改变。当尺伸出的长度达一定程度时,无论用多大的力度拨动,都无法听到声音,这是因为_____。 13.(5分)广场舞音乐通过 _____ 传入大妈的耳朵:为不影响他人的生活,可降低音乐的音量,这是在 _____ 减弱噪声,而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 _____ 减弱噪声. 14.(2分)喇叭所发出的声音是纸盆的_____在_____中传播到人耳形成的. 15.(1分)小明在跑百米时前50m用时6s,后50m用时7s,中间因绊了一脚停留2s,他跑完百米的平均速度是____. 三 、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16.(10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斜面、小车、长刻度尺、录像机等,研究“斜面上运动的物体的运动路程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关系”,装置如图甲所示。小车从零刻度由静止释放,同时打开录像机录像。通过视频查找出小车在个时刻的位置,小组同学记录了小车从开始运动到各个位置的路程、对应时间和对应时间的平方的数据,并填入下表中。 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