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238564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全册《第一章 常见的运动》章节练习2(含解析)

日期:2025-10-20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9次 大小:19752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北京,改版,八年级,全册,第一章 常见的运动,章节
  • cover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全册《第一章 常见的运动》章节练习 一 、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36分) 1.(3分)长度为的物体可能是 A. 一个人的身高 B. 一支铅笔的长 C. 一座楼房的高 D. 一页纸的厚度 2.(3分)短跑运动员在某次百米赛跑中共用时秒;测得第秒末的速度为,第秒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前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 B. 在后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 C. 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 D. 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 3.(3分)一个物体做直线运动,内走,内走,内走……,则此车的运动是 A. 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B. 一定是变速直线运动 C. 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 D. 以上答案都不正确 4.(3分)在使用小提琴前,乐师常旋动琴弦轴以调节琴弦的松紧,俗称“定弦”这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A. 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振幅 5.(3分)下列不属于速度单位的是 A. B. C. D. 6.(3分)下列有关声现象知识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超声波可以将人体内的结石击成细小的粉末,这是利用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B. 发生地震时,声学仪器能接收到地震产生的超声波从而确定地震的方位和强度 C. 音乐家贝多芬失去听觉后是利用骨传导的方式继续创作的 D. 演奏同一乐曲时,人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的响度不同 7.(3分)年月日,国际田联栏钻石联赛上海站敲响战鼓,冠军争夺在刘翔和奥利弗之间展开。比赛临近结束,选手全力冲刺时,观众看到如图所示的场景,齐声欢呼“刘翔最快”;根据表中所示的比赛成绩,裁判裁定刘翔获胜,观众和裁判判断刘翔快过奥利弗的方法分别是 选手 用时 刘翔 奥利弗 A. 观众:相同时间比路程;裁判:相同时间比路程 B. 观众:相同时间比路程;裁判:相同路程比时间 C. 观众:相同路程比时间;裁判:相同时间比路程 D. 观众:相同路程比时间;裁判:相同路程比时间 8.(3分)小华同学正确测得铅笔的长度是。从这个数据看,他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A. B. C. D. 9.(3分)如图是声现象的四个情景,对这些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图中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球反复弹起,这说明声可以传递能量 B. 乙图的实验器材既可研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又可研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C. 丙图中摩托车的消音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 丁图中改变用力大小敲击鼓面可改变音调的高低 10.(3分)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得最快 C. 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 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会不同 11.(3分)深圳赛格广场在施工建设过程中,曾经发生过一桩物理趣闻:当时,一片彩云飞快地飘过广场工地上一幢高为米大楼的上空,突然有观察者惊呼“楼要倒了”。立即引起了邻近数千人惊慌失措地狂奔,观察者惊呼“楼要倒了”,是因为当时观察者选择的参照物是 A. 观察者自己 B. 地面 C. 大楼 D. 彩云 12.(3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B. “细声细语”中的“细”指声音的音调“细” C. “尖声细嗓”中的“尖”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D. “起音太高上不去”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5分) 13.(1分)“女高音歌唱家”和“男低音歌唱家”这里的“高”与“低”指的是____. 14.(2分)俗话说“水涨船高”,“水涨”是以_____为参照物的,此时以水为参照物,船是_____的。 15.(5分)在地球上做这样的实验:一人在一根较长的空心钢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另一人在钢管的另一端耳朵贴近管口会听到两次声音.两次响声的时间间隔一定大于____s以上;后一次听到的响声是经____传来的,其理由是____.若在月球上做同样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