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239007

【新课标】5.1延续文化血脉 课件(共45张PPT+视频素材)

日期:2024-06-05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81次 大小:13943143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新课标,延续,文化,血脉,课件,45张
    (课件网) 统编九上道法同步精品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五课 守望精神家园 5.1延续文化血脉 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感受中华文化的力量,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道德修养:通过学习,能够描述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及重要性。 法治观念:培养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难点 重点 1.新课导入 2. 法治政府 3. 厉行法治 4. 课堂小结 5. 巩固提升 6. 2023中考真题演练 自主学习 认真阅读课本P58-66页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做好标记。(时间:8分钟) 探究点一:中华文化根 1.中华文化的产生、内容(组成)、特点。 2.中华文化薪火相传的原因。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 4.中华文化的重要性。 5.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6.如何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探究点二:中华美德 1.中华美德的内涵。 2.中华美德的重要性。 3.青少年传承传统美德? 视频:电影《长安三万里》———中国人才懂的浪漫 导入新课 思考:长安三万里为什么能够火爆出圈? 《长安三万里》火爆出圈 电影上映67天票房达18.13亿,成为中国影史动画电影票房第二名! 截至目前,该片在豆瓣的评分为8.2,超过34万人给出评价。 影片巧妙地融入了历史元素,通过展现唐朝的繁荣,让观众对中国古代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影片中共涉及48首诗词,其中包括李白的18首名篇,如《静夜思》《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早发白帝城》《将进酒·君不见》等。 问题:观察图片,说说你发现了哪些中华文化元素? 新课引入 紫云楼,阙亭拱卫、馆桥飞渡,一派恢弘盛唐气象;迎风而舞的绛纱灯下,身着唐服的表演者踏鼓拍板、揖礼相迎。恍惚间,仿佛回到了大唐盛世。 第一目 中华文化根 除了唐诗,你还知道哪些中华文化吗?这些传统文化是如何形成的呢? 思考: 中华文化符号 书法 戏剧 中医 建筑 舞蹈、桃花妆 叉手礼 古琴 唐俑 服饰、纹理 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 汉字、普通话 甲骨文 各族文字 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 景德镇瓷器 四川蜀绣 古代四大发明 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 地动仪 编钟 川剧变脸 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 毛笔书法 皮影戏 水墨画 柘枝舞 形成:各族人民团结互助,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建设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内容: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等。 ★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1.中华文化的形成、内容和特点? 笔记整理 盘点近些年出圈的国漫 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国文化体系:古巴比伦文化、古埃及文化、古印度文化都消亡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有中国的文化绵延不绝,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发展至今的文化。 中华文化扎实之根脉、醇厚之积淀,恰如有源之水,滋养着中华民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创造、新发展,给我们的文化自信打下了最深厚的历史根基。 思考:中华文化能传承的原因是什么? 中华文化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2.中华文化为什么能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笔记整理 新时代,我们应该如何延续文化血脉呢? 思考: 新时代,延续文化血脉需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近代(革命时期) 古代 现代(社会主义时期) 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革命文化 ①源自于 ②熔铸于 ③植根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 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枝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土壤)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 笔记整理 《长安三万里》上映后好评如潮 媒体评论:这部影片是盛唐诗歌的群英荟萃,也是一堂经典的国学讲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