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240890

中职机械工业版《机械制图》5.3 标注组合体的尺寸教案

日期:2025-02-04 科目: 类型:教案 查看:32次 大小:7057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中职,机械工业,机械制图,标注,合体,尺寸
  • cover
课题名称 §5 识读并绘制组合体视图(3) 小标题 5.3识读组合体视图 一、教材内容分析 1、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选自机械工业-出卷网-出版的《机械制图》第二版单元五第四小节识读组合体视图。 2、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认识掌握掌握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和步骤,会实际应用。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组合体的形体分析; 掌握读组合体视图的基本要领; 掌握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和步骤。 过程与方法目标: 掌握读组合体视图的基本要领; 2、根据已经画出的视图,进行形体分析以及面形分析法,想象空间形体的形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利用形体分析法独立分析形体,看懂组合体三视图,想象出立体的空间形状,为看零件图打好基础。 三、学情分析 1.看图有难度,通过学习与不断练习,积累知识; 2.看图本领和能力,要多看图、多想像,逐步培养; 3.关注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 四、重点难点关键点 重点:组合体视图的看图方法 难点:识读组合体视图的步骤与规律 关键点:识读、视图、步骤、规律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过程,教师主导,学生为主体,根据这样的原则,在课上通过演示法、讲练法、归纳法等教学方法,利用好机械制图网络课程,讲课与演示交叉进行,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进行识读组合体视图的时候,要引导学生识读组合体视图的步骤与规律,关注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更好的掌握知识。 六、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多媒体教室,教具(三角板,圆规等),教学PPT 教学过程 1、复习旧课(10分钟) 1.简述组合体的尺寸布置、尺寸标注步骤; 2.讲评作业批改情况,着重讲解作业批改中发现的学生易错处; 3.提问:组合体尺寸标注有哪些基本要求?简述综合型组合体视图的画图注意要点; 2、新课引入(5分钟) 看图识图是我们在学习中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如何利用形体分析法识读组合体的视图,学习一下组合体视图的识读方法与技巧。 3、讲授新课(70分钟) 1、读图的基本要领(25分钟) 师生互动:教师先提出问题后,自行让学生阅读书本上内容,请学生回答问题,最后教师总结。 教师总结读图的基本要领: (1)几个视图联系起来读图 仅有一个或者两个视图往往不能唯一的表达机件的形状。要把几个视图联系起来识读,综合起来判断其形状。图中的两组图形,它们的主、俯视图相同,但它们是两种不同形状的物体。 图1 例题三视图 (2)明确视图中线框和图线的含义 ①视图中的每个封闭线框,通常表示物体不同位置的两个表面。如:主视图中的四个封闭线框,分别是六棱柱前后三个棱面和圆柱面的投影。 ②相邻两线框或大线框中有小线框,表示物体不同位置的两个表面。如:俯视图中大线框中的小线框,是六棱柱顶面与圆柱顶面的投影。 ③视图中的每条图线,可能是立体表面有积聚性的投影。如:主视图中1’是圆柱顶面的投影。2’使A与B 面交线的投影。3’是圆柱面前后转向轮廓线的投影。 图1 圆柱三视图 2、读图的基本方法(45分钟) 师生互动:教师介绍读图的基本方法,简单介绍后先请同学们回答问题判断学生掌握情况后,学生进行习题集相关习题练习,通过做补视图、补缺线,锻炼学生看图能力,教师巡视并解决学生作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教师介绍读图的基本方法: 形体分析法 ①画线框,分形体从主视图入手,将组合体划分为四部分。 ②对投影,想形状把每个线框对应的其他投影找出来,确定每组投影表示的形体形状。 ③合起来,想整体在读懂每部分形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和连接关系,综合想象形成一个整体。 图2 形体分析法读图 面形分析法 ①含义:运用点线面的投影规律,分析视图中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