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242115

【新课标】六年级下册第5课《浮雕》 教案

日期:2025-09-25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0次 大小:29584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新课标,六年级,下册,5课,浮雕,教案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六年级美术下册 第5课《浮雕》课时设计 课 题 《浮雕》 课 时 1 课 型 造型.表现 适用年级 小学六年级 设计者 课 标 要 求 课标对第三学段“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阐述为:运用线条、形状、色彩、肌理和空同等造型元素,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合适的工具、媒材,记录与表现所见所回、所感所想,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表达思想与情感。 教 材 分 析 本课是造型、表现领域。本课根据美术课程标准要求,充分利用随处可取的黏土材料。运用传统的泥塑造型方法,塑造学生喜欢的人物、动物或者景物形象,并通过小小的泥浮雕来了解祖国民间艺术文化。欣赏泥塑的艺术特色和审美情趣,同时让学生感受泥材,了解三维空间的塑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造型能力和创造力。本课设计引导学生欣赏大量的图片,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们的知识储备。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经对美术的基本知识有所掌握,造型能力有所提高。他们思想活跃,创造力丰富。 本课内容学生会有浓厚的兴趣。在雕刻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直观感受、亲身体验,激发其创作灵感和动手实践的欲望。通过感悟、发现、尝试、创作、拓展学习几个环节,由浅入深,让学生逐步掌握雕刻的方法。在教学中紧紧围绕自主学习、与人合作、共同探究的教学形式进行活动。在作业展示中让学生互相欣赏、交流、评价,把他们自己的作品与大家分享,从中体验成功的乐趣。通过展示、交流,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增强学生间团结合作的学习精神,体现人际间的交流与关怀。 学 习 目 标 1.深入学习浮雕,认识浮雕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知道泥雕制作的材料和器具,学习泥浮雕的制作过程,用陶泥制作一件浮雕作品。 3.在欣赏和表现的学习过程中,提高审美表现能力,激发美化生活、表现生活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 1、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的认识到浮雕作品的特点,对雕刻作品中的圆雕和浮雕的区别理解的更加深入。(这一环节的评价任务对应的教学目标1的内容。) 2、通过自己实际动手制作泥浮雕作品,让学生真正的去接触浮雕制作,了解泥浮雕的制作步骤,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形象塑造力。(这一环节的评价任务对应的教学目标2的内容。) 3、在欣赏制作的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表现力,激发了学生表现美的欲望,能在生活中体现出自己的审美情趣,学会用美术技巧去美化生活,点缀生活。(这一环节的评价任务对应的教学目标3的内容。) 本课所需条件 教材资源 课本、教参 媒介资源 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 教具资源 辅助课件做出的美术教具 学习活动 评价任务 评价标准 学习活动一:深入了解浮雕(完成目标一) 情境导入,提出问题 出示一块较大体积的纪念币,让学生观察纪念币上面的图形是如何呈现的?(可以让学生触摸,感受纪念币上浮雕的凹凸感) 学生:雕刻出来的浮雕 师:对,是浮雕。在进行新课前我们在来回顾上节课学习的雕刻知识。 1.复习上节课的知识 (课件出示,圆雕和浮雕的作品)欣赏的这两个雕塑作品从形式上看有什么不同? (生答:一种是完全立体的,一种是在平面的基础上有一部分立体) 2.小结:圆雕是三维立体的。浮雕是在平面上雕塑凸起的形象,也是一面欣赏的。 同学们,在学习新课前,你要知道你这节课要学会的内容。我们一起来看学习目标。 3.出示学习目标 ①.了解浮雕的概念和分类。 ②.学习用泥塑制作一个浮雕作品。 4.板书课题: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浮雕》一课。 (板演课题,泥浮雕制作的课题“浮雕”) (设计意图:承接上节课的学习内容,进一步的深入的去介绍浮雕,让学生对浮雕有更好的了解) 二.学生自学,小组合作 1.出示学习提纲 阅读教材第8页,拿出笔画出浮雕的概念及分类,讨论高浮雕和浅浮雕怎么区分?(出示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